莲池大师论出家利益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莲池论出出家好。大师」俗有恆言曰:「一子出家,家利九族生天。莲池论出」此者赞歎出家,大师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家利岂曰不耕不织,莲池论出而有自然衣食之为利益乎?岂曰不买宅,大师不赁房,家利而有自然安居之为利益乎?岂曰王臣护法,莲池论出信施恭敬,大师上不役于官,家利下不扰于民,莲池论出而有自然清閑逸乐之为利益乎? 古有偈曰:「施主一粒米,大师大似须弥山,家利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又云:「他日阎老子与你打算饭钱,看你将何抵对?」此则出家乃大患所伏,而况利益乎哉! 所谓出家之利益者,以其破烦恼,断无明,得无生忍,出生死苦,是则天上人间之最胜,而父母宗族被其泽也。不然,则虽富积千箱,贵师七帝,何利益之有?吾实大忧大惧,而并以告夫同业者。 【演莲法师译文】 古德说:「世间最难能可贵的是发心出家的人。」又有俗语称「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这只是赞歎出家的殊胜,并没有说明出家的利益究竟指什么。难道认为出家人不用耕田,不必织布,便可以享受现成的衣食,这就是出家人的利益吗?难道是指出家人不必买屋,不必租房,安居现成的住宅,这就是出家人的利益吗?难道是出家人既有国王大臣作外护,又有信心施主恭敬供养,上不受官府役使,下不受百姓干扰,可以享受自然清閑逸乐的生活,这就是出家人的利养吗? 古人有一首偈谓:「施主一粒米,大似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又有大德规诫道「有朝一日阎罗老子要和你结算饭钱,看你拿什么来抵偿。」这样说来,出家也潜伏着极大的忧患,哪里还谈得上利益呢? 据实而论,所谓出家的利益,是指能破除烦恼,断尽无明,证得无生法忍,出离生死苦轮,这才是天上人间最为殊胜的事,而且可以使父母宗族都得到福泽。不然的话,即使富积千箱财宝,贵为七帝国师,也不过水月空花,哪有什么真实利益可言呢?我自己对出家一事常感到担心害怕,因此提出来奉告同参道友们。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阿弥陀佛为何被尊称为「佛中之王」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八)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九)【讲义】壬二正为宣说(分二)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六)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九)【讲义】昔陆亘大夫问南泉古人瓶中养一鹅,日渐长大,出瓶不得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一)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五)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养此十二天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九)【讲义】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 随机阅读
-
- 临产助念可护佑产妇母子平安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六)【讲义】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八)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九)【义贯】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五)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一)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四)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刧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七)【义贯】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四)“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四)【讲义】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月,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五)【讲义】若生于声,识因声有,则不关闻。无闻则亡声相所在?
- 佛法无量义,一以净为本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六)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九)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