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念佛善女人,具足闻说阿弥陀佛,定学执持名号,念佛若一日,具足若二日,定学若三日,念佛若四日,具足若五日,定学若六日,念佛若七日,具足一心不乱。定学」 不乱即是念佛定,此乃万世持名念佛从出之大原,具足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定学亦即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一心者,专一其心,纯一无杂;不乱者,湛然寂静而不动乱。既得一心,自然不乱;果能不乱,才是一心。念佛念至一心不乱,其定力为何如耶? 佛之所以教人念佛者,正以众生之心多随境转。从朝至暮,从年竟岁,从生至死,都是对境生心,念念分别,起灭不停,纷乱无绪。例如眼根见色,无论是好是丑,则被色动;耳根闻声,无论是赞是谤,则被声动;鼻根嗅气,无论是香是臭,则被气动;舌根尝味,无论是美是恶,则被味动;身根对触,无论是违是顺,则被触动;意根缘法,无论合意不合意,则被法动。故佛教人一心念佛,不起妄念,不为境动。如果专念于佛,心不攀外境之缘,净念相继,则六根都摄,如如不动,即入三摩地(译正定)矣。 或问:念佛如何可以不为境动? 答曰:念佛之时,其心归一。心念于佛,佛不离心。六根虽是对境,而不攀缘,自然不为境动,所谓百花丛里过,叶叶不沾裳。我身如佛殿,六根如六门。念佛之心如殿中人,佛即殿中佛。其人在殿中瞻仰恋慕于佛,一心专注不散,则虽六门洞开,门外所有种种境界,浑然不见不闻、不知不觉。念佛亦复如是,念得心空境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分别不生,如古德云:「铁牛那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自然不被境动矣。 又,一心不乱即念佛三昧功成。三昧是印度语,译为正定。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即得正定。如《成具光明定意经》云:「空閑寂寞而一其心,在众烦恼而一其心。」乃至「褒讪、利失。善恶等处而一其心。」念佛能得一心,此岂不是念佛具足定学之明证耶?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