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问:请师父慈悲开示,心净心净则国土净,则国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土净突请法师给我们分解。厌离有没有冲 宏海法师答: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娑婆很多时候我们在这个关口,心净就因为这个法透不过来,则国埋没了很多修行上精进不懈的土净突英雄豪杰。「心净则国土净」,厌离有没有冲你要明白,娑婆国土净才能心净。心净一定要圆着理解。则国往生西方就是土净突国土净则心净。因为心就是厌离有没有冲土,土就是娑婆心,不是两半儿。你真正理解了心净则国土净,那就是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牛都把你拉不住。我们常说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个话,上上的根机听了,他就知道心净则国土净,国土净则心净,正好往生西方来显现心净则国土净的原理。 下下根性的人一听,我还那么老远跑到极乐世界干什么,当下就开始净心了,能净得了吗?这里讲的这个心是我们的本心——佛性,这个心净,那当然国土就净。那你为什么国土不净?因为你心不净,所以你的国土就是染的。心和土是同步的,这个很要紧。 如果真能悟到这一步的话,我们常说捨弃现前的西方极乐世界,而别说有一个唯心净土,这叫心外求法。这才叫离开你的真心,又画出来一个妄想。捨弃西方正在说法的弥陀,而单说自性弥陀,这叫心外求法,邪见。 这个与厌离娑婆没有冲突,正好是相得益彰的完美解释。为什么呢?因为娑婆秽土,是我自心所感的,当然应该自心厌离;极乐净土,也是我自心所感的,当然应该自心欣求。你取也罢,捨也罢,都没有离开心。一切都是在心内的操作,没有心外求法。厌离娑婆,还在现前一念的本有佛性心中。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 共读楞严开示(二百七十八)【讲义】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八)【义贯】云何名为别业妄见?阿难,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于意云何?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三)约理即以无我之真我,起不闻之真闻,闻如是之法,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唯一如来藏性,为此经之理体,是为闻成就
-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一)【讲义】壬二正为宣说(分二)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七)阿难,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三)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八)【讲义】三细六粗
- 随机阅读
-
-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恆真之性灵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八)【讲义】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九)【义贯】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 共读楞严开示(五十三)欲漏 有漏 无明漏
- 如何在寺院诗意地蹲茅坑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七)【讲义】巳五 识阴 (分三)午初 举喻合法 二 就喻详辨 三 结妄归真 今初
- 共读楞严开示(九)破妄识无处 斥妄识无体 推妄识非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三)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诸佛称名赞歎愿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五)【义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七)【讲义】巳五 识阴 (分三)午初 举喻合法 二 就喻详辨 三 结妄归真 今初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五)【义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一)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云何禅境界?变化及外道?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八)【讲义】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八十九)【义贯】阿难,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劳。其人若病,则有苦味;无病之人,微有甜触
- 判断净土秽土的两个指标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九)【讲义】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八)【讲义】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