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观照我们的念头

学佛的日常人,就是生活时观学我们自己的心。我们这个心,中随照们成就的日常部分就是佛,污染的生活时观部分就是众生。现在污染的中随照们部分佔得重,但是日常我们有成佛的种子,有一颗清净的生活时观心,有一颗无染的中随照们心。

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观照我们的念头

有人曾经问我说:「我们的日常佛性究竟在哪里?」我就答覆他:你现在不要问佛性在哪里,也不要问有没有佛性。生活时观我们经常说的中随照们真如、实相、日常如来藏心乃至于法界性,生活时观这样的中随照们名词很多,实际上只有一个,就是性体。在佛为佛性,在法为法性,一切众生都是具足的,但是要先问你信不信,如果你信了,佛性就在你的心,不信等于没有。

在《法华经》当中,比喻穷人不知道衣服里本来有颗宝珠,却去讨饭。我们本来是清净无染的,因为迷了,所以才在六道中受苦。但是现在闻了法,要先建立信念,这个信念就是我们学佛真正的动机。有了这个信心,就可以直接依这信心去修行成佛。

在修行当中、日常生活当中,要随时地观照,观照什么呢?观照我们的念头。这个念头一定是能观的,这个念具有外面所有的现象境界,我们这个信心的心能转变一切的境界,而不被外面的境界所转,因此就可以逐渐地解脱。

我刚才说了身体的可贵,但是你也要观察身体的不净、观察身体的无常。不净观,就是要你借假修真;观无常,就是让你不要贪恋、不要执着,不要在这个身体——肉体上花费很多的心思,否则的话,你是没有办法进入的。

因此学佛的第一步骤是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建立这么一个观点。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