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不忧,善调自心至清凉
也许我是不喜不忧那种「不是閑人閑不得」的人。七月是善调最忙的时候,最忙的自心至清一件事,就是不喜不忧为寺内的住众讲课。昨日开了一门新课《贤首五教仪》,善调属于研习华严系列的自心至清。学习到华严三祖贤首国师的不喜不忧传记时,里面说道,善调贤首大师「二十六岁时,自心至清往释迦弥多罗尊者所,不喜不忧请受菩萨戒。善调众告曰,自心至清是不喜不忧居士能诵华严,兼讲梵网。善调尊者惊叹曰,自心至清但持净行一品,已得菩萨大戒,况义解耶」。 这段文的大意是说,贤首大师二十六岁时还是居士身份,前往释迦弥多罗(此是梵语,华言能友。这位尊者是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的出家人,是三果圣人)尊者住的地方,请求受菩萨戒。 旁边的人告诉尊者说:「这位居士诵持《华严经》,并且兼讲《梵网经》。」尊者听后,非常惊奇地赞歎说:「只要受持《净行品》,就已经得到菩萨大戒了,何况还能演说讲解大乘经义!」这是尊者在强调发大心的殊胜,若想得菩萨戒,还是要通过仪式而受的。 我们学习《华严经·净行品》,就是要了知发菩提心的功德,学会「善用其心」。练习在动中修行,任劳任怨,借境练心,「勤转念证菩提。」 昨日一位居士来访,说道:「天热、心热,太热恼了。」 我说:「心静自然凉。」 「心静自然凉」,这句话源于唐朝白居易的诗: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据说在暑天酷热的天气下,有一天诗人白居易前去拜访一位禅师。见禅师在房间内安静地坐着,白居易问道:「禅师,您这房好闷热,怎么不换个清凉的地方?」禅师说:「我觉得这里很清凉啊!」白居易深受触动,于是作了这首诗。 「心静自然凉。」这是告诉我们,无论身多忙,心不能乱;无论顺境逆境,都要转成修行佛道的增上缘。不喜不忧,善调自心至清凉。心平气和,积极进取,以感恩的心把握好每一个当下,认真发挥自己,利益众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