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是何谓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实相皆以诸法实相为师。何谓」《法华经》云:「无量众所尊,实相为说实相印。何谓」实相具说即诸法实相,实相真实不虚。何谓诸经论所说的实相空性、无我、何谓真如、实相法界、何谓法性、实相一乘、何谓中道、实相圆成实、何谓胜义谛等,名相虽异,无非是显示这诸法平等一味的实相。无相之相名实相,离言法性,即诸法之体性,离言辞相,离心念相。如来说空、真如、法界、涅槃等名言,都是假名施设,随世俗假立名相,以文字方便宣说,令众生依此假名言而悟入真实相。 真空 佛依此实相印,随顺众生根器,演说无量教法,或说空或说有,都是对治众生颠倒妄执。有一类众生执一切法为常为我,所以佛说无常、无我、空。此空非是断灭的恶取空。《大集经》云:「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解脱,若起空见则不除。」《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无上依经》云:「阿难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訾,增上慢人执着空见如一毫发作十六我不许可。」佛法重在转迷启悟,转染还净。因为众生有种种有见而执着彼此,所以佛说空以对治,令离此有见。 空,不是抹杀一切,意为推破情执。以有空理,才能建立实现觉悟自在,如非空而一成实有,又何须佛法?学佛修行又有何意义?但佛典的种种名言是从有边说,此有为假有幻有。为对治断灭恶空者,而说涅槃之妙有。 妙有 依三性三无性明妙有义。三性即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 遍计所起执:遍是周普义,计是量度义。于众缘和合的虚妄法上,起颠倒迷执,周遍计度。以能计之心,所计之境,所现无我法妄境,此境相无实体性可得,称为情有理无。依此说相无性,指所计执的法,皆假非实有故。 依他起性:从因缘生之有为法。依是依托,他指因缘,依托众因缘而生起之义。依此立生无性,指诸法由众缘和合的存在,无实体性可生。 圆成实性:指诸法真如,圆满成就之义。真实是为简别诸法无常,而设此真如法性真实常住。依此立胜义无性,在依他起的法上。常远离前之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性,二空所显之理性。此理性即无生灭,绝诸对待,言语道断,为度生故假方便说,非可取可得。对遍计之妄有,说依他起为假有,令证圆成实之实有。此实有对妄有而立,妄去实亦不立。 三性的关系是:无为法的真如,在有为法中,除了有为法,也找不出无为法的真如。即是圆成实性,就在依他起性中,对依他起法,不起妄执,知其性空义,即圆成实性理。于依他起法上起执着分别,则成遍计执。于千差万别的诸法而悟入不生不灭的法性,即证圆成实性。 立三性意在显三无性,令知诸法毕竟空故。遍计执是妄有无实体相,令知相无性;依他起是假有无实法可生,令知生无性;圆成实是对妄有而立实有,此是真空之妙有,令证胜义无性。即知诸法的存在是缘生的幻有幻相,便可体悟真空之实相,此实相理非言语所能宣之,故说胜义无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往生没捷径,只有靠熏习
- 如诚老和尚: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冬暖夏凉
- 妙莲老和尚:发了大愿,菩提心是什么就是佛心!
- 如何把握自己的心
- 施食有很多好处,一般人看不到
- 因果正见
- 妙莲老和尚:包糖果的纸,有甜渍黏在纸上,手沾到了,他都不敢用舌头舔一舔喔!
- 如果写作不赚钱,还有必要写吗?
- 要破执着,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 妙莲老和尚:修行时有了疾病、遇到灾难,就说佛法不灵!功德全废!
- 妙莲老和尚:你知道地狱有多苦!你才能恒发菩提心!
- 如果不回向还有功德吗?
- 哪怕往生边地疑城,也从此与轮迴绝缘
- 大年初一念楞严咒,才念到此句时,感觉一股热流从头顶灌到脚底
- 如诚老和尚: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冬暖夏凉
- 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成事方式?
- 修忏悔应该兼具事理并行
- 妙莲老和尚:福报是从劳动施舍中来,与人分享才有福报
- 妙莲老和尚:要吃二三十年素,才能把浑身的骨髓换掉,完全换一个素身
- 回向有着非常殊胜的功德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