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十六套:?17>五十种阴魔
1、楞严《楞严经》第十六套:。经第17>五十种阴魔。套>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种阴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楞严 2、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种阴 3、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1471页约他国土]经文:【二者、套>是种阴人,不观其心见劫坏处,楞严名为究竟,经第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套>】它这个是用相的成、住、坏、空,来断这个无常跟常,是人,不观其心,看的是外相,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这个劫坏,劫坏,就是类似我们这个太阳系崩坏了,恒星也是会坏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一个是究竟无常种性,一个是究竟常。 4、看注解:[二者、是人前观自心,已知是常,故不复观,又前于众生,知是无常;而于国土,未知是否常住。故运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彼但见劫坏之处,三灾起时,坏后见空;不知成住坏空,乃世界之劫运,空后还有成,便名为究竟无常种性。 5、若见劫不坏处,不知暂时而住,不过二十小劫,便名为究竟真常种性。此以国土坏不坏,计为常无常也。《指掌疏》云:要知界性无二,成坏随缘,若因有坏,而执无常,则菩萨灰严土之心;]灰就是失去了庄严净土的心,就是谁也不想要庄严净土了谁要去极乐世界咧。 1、[若因不坏,而执真常,则凡夫增恋世之志]。[《指掌疏》云:要知界性无二,成坏随缘,若因有坏,而执无常,则菩萨灰严土之心;]灰就是失去了庄严净土的心,就是谁也不想要庄严净土了谁要去极乐世界咧。[若因不坏,而执真常,则凡夫增恋世之志]所以我们,如果我们对这个世间很眷恋的,那么我们可以常常到停尸间去看一下,停尸间,一俱一俱的停尸间,看一下就知道,或者是你有因缘到加护病房,那个很重病的加护病房,或者火伤、烫伤、车祸啊,或者是重残啊,重度的重大的意外啊,去看了以后,就不会恋世之志,所以这个无常,虽然不是美的东西,但是可以让人觉悟,这个世间美的东西,有时候,你会想要去留恋它,去留恋它,所以这个世间正、反二面它都有,看好的东西,现在好,但是内心却留恋;看不好的东西,容易觉悟,因为他看成、住、坏、空里面的坏,生、老、病、死的病跟死亡因此,但看我们修行人怎么运用之妙。 2、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觉悟,不留恋这个世间,多看看这些世间的不幸。你就会知道这个世间,没有一件事情是值得留恋的。再有钱再有名份的人所以这个邪见误人。 3、约自身心]经文:【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一切死生】这个又是计常跟无常,这一段不是很好懂,三者、是人,别观我心,这一段是观心啊,观照自己的心。这个精细微密,精,就是七世的种子,七世的种子,因为非常的微细,忽有忽无,闪动在八识田中,这个细,就是所谓流注莫见,很微细不容易见到所以七世种子流注莫见,微,就是前面讲的虚受照应;密,就是行相非常地幽隐;它用一个比喻:犹如微尘之相,这个微尘的细相,很细很细……非常地细。 4、那么流转十方,性无移改,意思就是,以此微细的我,起惑造业,就流转十方,而这个性一直没有改变,有时候大,有时候小这整句的意思就是:是人来观照我这一颗心,却发现了心中的七世种子,是这么地流注莫见,很难去观照虚受照应,行相又很幽隐,就像微尘之相,就像微尘的细相,以此微尘的细相起惑造业,来流转十方,而它的性并没有改变,一直是这样子存在的特质。在这个性无移改,如果补二个字就昜清楚了,性就是“特质”,它这个特质,一直没改变,就是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这个“特质”、“特性”没有改变。能令此身,现在是,前面是观这个心啊。 5、现在观这个色身,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因为大身、小身,也不一定,生了又灭,灭了又生,就像我们的细胞,一直的转移一样的,细胞一直在成长中间,这其不坏性,其不,前面讲的,无改移之心性其不坏性,就是指前面的心其不坏性,就是无改移之心性。名我性常,至于这个色身就不一定了。至于一切生死,死生、生死,这个身啊,一切生死之身。简单讲,执心为常,执身为无常,因为这一段是就自己的身跟心来观,观照自己的心,再解释一下,观照自己的心,这个七世微细种子流注,很难去发现,虚受照应,然后行相又很幽微,细如微尘地,这个依此微尘的我,起这个造业,流转在十方,然后这个特质就一直没有改变,所以它是常。《楞严经》第十六套:?17>五十种阴魔
《楞严经》第十六套:?17>五十种阴魔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 佛源老和尚:末法时期没有善知识,还有一个什么办法,就是。。。
- 人至中年,更要学会心静
- 人这一辈子,活的就是一种能量。
-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 人生意义真的需要寻找吗?90%的人都误解了这一点!
-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本心
- 人,要有一颗干净的心 。
- 要破执着,必须先破你的分别
- 佛源老和尚:没有福德因缘是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的
- 佛说:贪念是一切罪恶之源。
- 六祖《修行颂》:原文+译文
-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 为了改变自己,我交了1万块押金,结果……
-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 为何说∶法布施珍贵?
-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 做生意的找和尚,没生育还要找和尚
- 佛源老和尚:用功了生死没有巧,只要一门深入
- 人间皆苦,唯有自渡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