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八十九)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八十九,开示何故说断常,何故及与我无我。说断时演说真实义生分何不一切时,常及演说真实义。无何为众而复为众生,不切别说分别说心量。而复楞伽经义贯是心量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共读 2、楞伽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开示欢迎各位有学之士,何故有修之仁者,说断时演说真实义生分各位高僧大德,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 4、经文:【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是第一百零七个问题。 5、“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是第一百零八个问题。“何故说断常”,断就是断见,常就是常见,“何故说”,何故世尊,说就是广说,就像佛广说外道着于断见和常见,所以这五个字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释迦世尊广说外道的断见和常见。 1、“及与我无我”,而释迦牟尼佛,世尊又常常一下子说我,一下子说无我,这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及我与无我之理,到底又是为什么,一下子佛说是我,一下子又说无我,中间的差别义理是什么。“何不一切时”因为诸佛出世,本来就为一件事,就是演说最上乘、一佛乘,这里就是打一个问号,何不就是为何不于一切时,补上,一切处,一切时、一切处,再补上,单刀直入,只演说最上乘第一义谛真实之义理,演说最上第一义谛真实之义理,所以这十个字解释有点复杂,说,释迦世尊,佛之所以出现于世,不为他事,本为一事,本来就只为了一件事情,就是让一切佛弟子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那么,为何不在一切时、一切处,单刀直入就只演说最上第一义谛真实之义理,这样不是比较快吗。 2、“而复为众生”,那么,却反过来又为了种种的众生根器不一样,分别,就是广说,心量就是种种心的现量,分别广说不离自心现量,分别广说,然后不离种种现量,心的现量,分别广说种种不离自心的现量不离自心种种的现量,简单讲就是万法唯心现量,这是为什么呢。整段把它贯穿起来的决思就是说,世尊何故广说外道的断见和常见,而不让众生掉进去这两个邪见,以及释迦世尊常常有时候开示讲我,有时候又讲无我,这我与无我,这义理到底有什么差别,用在什么时空才不会迷惑,佛出兴于世本来就为让众生开示佛的知见,那么既然都是一佛乘,释迦世尊,你为什么不在一切时间、一切处,单刀直入,不要讲其他的法,就演说最上第一义谛真实之义理呢。你干脆这样不是比较快吗。 3、而复为众生,却又为了众生不同的根器,分别广说种种的不离自心现量,就是万法唯心现量,这是为什么。既然让众生要成佛,就单刀直入演说最上第一义谛就好,为什么还要反过来演说种种的渐次第方便的法呢。 4、【义贯】为何世尊为诸众生广说一切法,如说“常”与“断”,“我”与“无我”;因诸佛出兴,本为一事,为“何”世尊“不”于“一切时”,只“演说”第一义“真实”之理。却为诸众生广说种种不离自心现量之法,这是为什么。 5、什么叫做“自心现量”,意思就是万法,六根、六尘、六识,其实就是你的心,统统都是你的心,自心现量,注意这个在讲什么,这是遮无外境,完全是你的心在作用,完全跟外境没有任何关系,这一句是在强调这个,不离自心现量,所有的量都是心,现量自心,自心现量,所有的现量,根、尘、识现量,全部都是这一颗真如心,只是你不悟而已,跟外境没有任何的关系。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过外道的断见和常见,你还记得它们的概念吗。评论区聊聊吧。共读楞伽开示
八十九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 如何区别真心与妄心
- 找到清净本性,这才是成佛的根本
- 四十八大愿——(第25愿)菩萨演一切智愿
-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 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 「心净则国土净」与「厌离娑婆」有没有冲突
- 念佛蒙佛护念,所以不会着魔,有这么回事吗
-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 四十八大愿——(第26愿)菩萨得金刚身
-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与「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冲突
- 住持佛法 律为共学
- 天人果报的缺点和优点
- 【东林寺原创绘画】恶知识是如何把你带进地狱的
- 恶业不能靠布施抵消,只有忏悔才能折损恶业
- 狗子为何没有佛性
-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 人人都往生到遥远的极乐,那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
-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 修行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一心不乱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