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叫觅一个利根人,叫觅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叫觅时候就应该开悟了,就是叫觅觅心了不可得。我们解释一下。叫觅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我们这一念心一动,叫觅我们的叫觅心已经跟影像结合在一起。《楞严经》称之为「缘影之心」,叫觅已经是叫觅一个所缘了,不是叫觅能缘。当你的叫觅心一动的时候,这已是叫觅一个「所」了,一个所缘境,叫觅不是叫觅能缘的心。 什么叫能缘心呢?就是叫觅你心不动的时候,你还没动的时候,「父母未生之前」,那个就是能缘的心。你念头不要动,一念不生的时候。你说:「诶,我现在很高兴。」那个是所缘境,因为你的心跟那个高兴的影像结合在一起,高兴有高兴的相貌;我现在很悲伤。这个都不是心,这个已经落入了所缘境,你的心已经跟这个影像结合在一起了。 我们今天把心带回家,观察你从什么地方来。向内一直找,找到最后,「啪」,觅心了不可得——「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就对了!你念头还没有动之前,那个就是你的家。所以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一个人找到家的时候,你一切相不生,没有寸土。之所以有寸土,那是你向外一动,念头一动,那才有一切的影像出来。所以,整个《楞严经》,它一直破,破到最后,觅心了不可得的时候,就是要阿难尊者迴光返照:你还没有动念头之前,你是什么相貌? 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要把它找出来。当你动了念头,那就是一个影像了,那不是你的心,那是一个生灭的影像。是这个意思。所以,它这整个关键,整个七处破妄,只有一句话,就是要你觅心了不可得,从这个地方去找到真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因小拂逆便生瞋恚,岂非自小其量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二)【义贯】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零三)诸山须弥地,巨海日月量,下中上众生,身各几微尘?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四)【义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八)最初方便者:即奢摩他,为首楞严定之最初方便也。以奢摩他中,破识非心,显见是心,令悟根性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二)【讲义】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八十三)【讲义】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
-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八)比丘梵语,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以名含三义故
- 随机阅读
-
- 破地狱的偈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九)丙二发起序 此经以阿难示堕淫室为发起之端,以阿难过去空王佛所,与佛同时发心,其深本同前上首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五)第四卷:阿难请示华屋之门,即是悟后请修。以此证知,前三卷半,乃说性,不说修,故独属奢摩他
- 共读楞严开示(十)带妄显真
-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 共读楞严开示(十)带妄显真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九)世界相续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四)觉有三义,作二种解释
- 如梦如幻的修学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八)云何成及论?云何师弟子?种种诸众生,斯等复云何?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二)【义贯】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九)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八)最初方便者:即奢摩他,为首楞严定之最初方便也。以奢摩他中,破识非心,显见是心,令悟根性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二)【义贯】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一)【讲义】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
- 盗木材的夫妻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四十五)【讲义】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惟一晴虚,迥无所有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七)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境,终彼见者,目眚所成
- 共读楞严开示(五十七)能于国土,成就威仪者,承上善超故能,非同寻常小圣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