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11>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11>

1、楞严《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即藏界>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性周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11>

2、遍法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即藏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性周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遍法

3、楞严今天我们要把楞严经的经第即藏界>《义贯》,这个七大即如来藏性,性周周遍法界,遍法告一个段落。楞严在讲《楞严经讲义》的经第即藏界>时候,这个空大、性周见大、识大,还是有许多人听不太懂,有困难度,那么今天我们要把它完成没有关系,《楞严经》本来就是很深,阿罗汉都听不太懂,何况我们还没证阿罗汉果。诸位薰习再薰习,精进再继续薰习,这个就是佛法;不怕困难、不怕繁、不怕艰涩,就不不能开悟,哪怕是一个偈颂、一个段落、一个比喻,我们也深深的被佛陀的正法所吸引。

4、所以,任何的事业不比正法,佛法它是可以用生命投注的。任何的事情有赚也有赔,只有佛法,它只有下面的,无量亿劫来的法身慧命,就是像现在大家这样子,努力、精进,没有任何的捷径,就是这样,要吃苦耐劳。

5、讲完《义贯》要继续用《表解》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讲解。空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

《楞严经》第八套:七大即如来藏性周遍法界?11>

1、经文,【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毘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注释,【毘舍】:商贾阶级。【首陀】:农人。【颇罗堕】:六艺百工。

2、【旃陀罗】:屠夫。义贯:[阿难],虚[空]之[性]本自[无形],乃[因色]尘而[显]现[发]明;这个[发明]就是互相衬托,没有色法就没有虚空的衬托;没有虚空衬托就没有色法的意思,所以叫做乃至色尘而显现发明。例[如]舍卫国的[室罗]伐[城去河遥]远之[处],因为离河太遥远了,就必须要有水,没有水不行。[诸刹利种及婆罗门]种,乃至[毘舍],商,[首陀],农,[兼颇罗堕],工匠,[旃陀罗],屠户,也就是屠夫等[等]各种姓之人,当他们[新立安居]之家,于[凿井求水]之时,若掘[出土一尺,于]地[中则有一尺]之[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之[虚空],其地下之[虚空]之[浅深],即[随出]土之[多少]而现。

3、意思是:出土多,虚空就现得大。经文,【此空为当因土所出无因自生。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回无通达。

4、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原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不因凿出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

5、凿、空虚实不应虚空注释,【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土是有质碍的。若说此空是无因自生,则还未凿井之前,为何地中不现出无碍的空相。【迥无通达】:[迥],远,截然,全然,或者叫做完全。【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原无异因】:如果空实无于掘土时出入,则应空与土二者并无各异之生因,亦即空即是土,土即是空,空生即是土生。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