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犍连尊者入涅槃
在《说一切有部律》上说到目犍连尊者入涅槃的目犍事情。目犍连尊者他和舍利弗尊者两个人到地狱去,连尊地狱的涅槃众生太苦了,就是目犍猛火燃烧,不得了。连尊那么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用神通力来降雨、涅槃灭这个火,目犍使令众生不要受火的连尊燃烧。做这个事的涅槃时候,就是目犍有外道的徒众堕落到地狱里面的人,就看这是连尊两位大阿罗汉来救护他们,就对两位阿罗汉说:「你们回到阳世间去的涅槃时候,对我们那些同一个信仰的目犍这些老师也好,告诉他们:不要再宣扬这种外道的连尊邪知邪见的教义了!因为我以前在世间上这样做,涅槃引导很多人邪知邪见,所以我现在下了地狱。你告诉他们,不要再这样做,避免下地狱。」这样说。 舍利弗、目犍连尊者回到人间来的时候,走到前面就看见这外道──叫做木杖外道。这木杖外道在那儿一看,这两个阿罗汉来了,其实也都是认识的。有的外道就说:「我们打他!」有的外道说:「不要,不要随便打,如果他有不合道理的地方我们就打他。」「好。」 那么舍利弗尊者在前面走,一看这外道眼神不对,当然他也有神通,知道不对,就尽量谨慎一点,就走过去了,就没有什么事。目犍连尊者走过来的时候,他就很忠实的,就把地狱里面委託他的事情,就向他们讲了。不得了:「啊,你譭谤我们同一点信仰的人!」就拿着杖就打目犍连尊者,就把他打扁了!这个身体、这个头都打扁了。若是我们平常人,当然就是打死了。 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走到很远了,回头看,还没看见目犍连尊者来,怎么回事呢?就回头来看,看他被人打扁了,舍利弗尊者就用衣服把他抱起来,抱到庙上去,就问他:「怎么回事情?」(他还能说话。)舍利弗尊者说:「你有神通嘛,佛说你神通第一,你怎么不现神通避免这件事?」说:「我忘了!忘了这个事情。」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国王阿闍世王那里去。阿闍世王就下令把这些外道逮捕了,好多外道都杀死了,剩下的都驱逐了。阿闍世王就找医生要给他治,说:「你如果治不好,我也要杀死你!」文上就是这样说。那么这些医生就对目犍连尊者说:「你这个病,外道伤害你到这个程度,我们没有办法治了。但是希望你向国王说,不要杀我们。」目犍连尊者回答:「不要紧,我七天后去见阿闍世王,给你们说好,不杀死你们。」七天以后,目犍连尊者就像一个正常的人一样,托着钵就到阿闍世王那里去。阿闍世王一看,很正常的过来,「你已经好了嘛?」目犍连尊者说:「我的身体就这样,你看是好是没好呢?希望你不要杀这些医生。」说:「好好好。」他也答应了。然后目犍连尊者说几句偈,他说: 我今何用脓血身 荷负众苦无休息 今已除尽蚖蛇毒 安隐当趣涅槃城 涅槃城中绝诸患 缘生众苦悉皆无 佛及圣众在中居 轮转愚夫不能入 「我今何用脓血身,荷负众苦无休息」:我现在何必用这个脓血的身体,这个身体不清净,不净之物,我用它做什么呢?「荷负众苦无休息」:这个身体天天的不是这里有病、就是那里有病,常常有些苦恼的事情,没有停止的时候,「荷负众苦无休息」。「今已除尽蚖蛇毒,安隐当趣涅槃城」:这个生死是苦,有这个身体就是苦,我想要入涅槃了。我能入涅槃吗?我能的。因为什么呢?「今已除尽蚖蛇毒」,我已经灭除贪瞋癡的三毒,都已经灭除去了。虽然有这么多的苦,我还是很容易的可以入到涅槃城那里去,入到不生不灭的境界里面去的。 「涅槃城中绝诸患」:涅槃这个不生不灭的安乐的境界里边没有生老病死的这些灾患,没有这些苦恼的事情。「缘生众苦悉皆无」:由因缘生的这一切苦恼的事情,在涅槃里是没有的,那是安乐的境界。 「佛及圣众在中居」:一切佛、一切圣人,入涅槃的这些圣人都在涅槃那里安乐住。「轮转愚夫不能入」:在生死里面轮迴的这些凡夫不能入,他们到不了那里。目犍连尊者说这个颂就看出来,阿罗汉对于生死有厌离心──弃捨这生死的境界,到涅槃的安乐的那个地方去,是这么一个境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讲义】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三)【讲义】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九)世界相续
- 凡事尽心尽力,时时反省自己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一十五)云何无众生,而说有吾我?云何世俗说?唯愿广分别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一)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大慧,所以者何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六十一)大慧,相续灭者,相续所因灭,则相续灭;所从灭及所缘灭,则相续灭。大慧,所以者何
- 汝能修净土,安隐无惊疑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九)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 随机阅读
-
-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 共读楞严开示(五十)众乃四人以上之称,所以一比丘不名僧,二三比丘,亦不名僧,四比丘同住,方作一切如法僧事
- 共读楞严开示(十七)道场加行 断杀、盗、淫、妄
- 共读楞严开示(二十四)常住真心
- 念佛法门为何是圆顿之教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四)【讲义】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 共读楞严开示(十四)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 共读楞伽开示2(下)——《 楞伽经》的传奇传承苏东坡先生护持楞伽经公功不可没
- 怎样才能让心变清净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七)【注释】大慧,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五)【讲义】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三)【讲义】辰二万法现无(分三)已初举喻 二辨定 三法合 今初
-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六)【讲义】所之一字,上下连带二能;能之一字,上下连带二所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二)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父名:弥多罗尼,此云慈女,母名。双兼父母为名,简称满慈子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四)【义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 如果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五)第四卷:阿难请示华屋之门,即是悟后请修。以此证知,前三卷半,乃说性,不说修,故独属奢摩他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七)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七)【讲义】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