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六十四)复有,复字去声,不独声闻在座,更有无量辟支,云集而来。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名含二义故不翻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量辟六十四,开示复有,复有复字梵语复字去声,去声不独声闻在座,不独辟支不翻更有无量辟支。声闻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座更支名含二义故不翻。有无义故 2、集而具云迦罗楞严经讲义是名含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共读,这两部开示是楞严量辟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开示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复有复字梵语有修之仁者,各位高僧大德,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3、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 4、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复有,复字去声,不独声闻在座,更有无量辟支。 5、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名含二义故不翻。今简称辟支】缘觉是:【出有佛世,秉佛所说十二因缘教,】这个十二因缘教不是直线的,你要观想这个十二因缘像钟一样,无明就是在十二那个点,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接着又跳到无明,就像时钟一样。无明是十二,行就是一,识就是二,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再转到继续无明、继续转世投胎。要这样观想。 1、所以,十二因缘它是圆的,不是直线的,也就是轮回不停。因此,无明最可怕,也就是没有智慧。因此,要听经闻法,要护持正法,应当如是发愿。 2、禀佛所说十二因缘教,【缘断证真者,名为缘觉;】缘断,也就是十二因缘,在任何一个缘里砍断,譬如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无明一砍断,那么,底下统统断,行就停止了,无明就破除,那当然就是智慧了,所有的行、造作都是无生;爱、取、有,爱砍断,取就没有,也没有将来「有」,这个「有」就是业力,有业力、有轮回、有生死。因此,缘断证真者,这缘断就是看十二因缘哪一个环结都可以断,不过,爱、取、有是最重要的,意思就是:你只要不贪染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爱彻底的断,生死就了,十二因缘就停止了,也就是歇即是菩提的意思。【出无佛世,乐独善寂,】喜欢自己一个人。 3、【求自然慧,】自然慧就是本性的智慧。【览物观化,觉悟无生者,】「化」就是生灭无常,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了解生灭就是不生不灭,所以,生灭当体即空。【名为独觉。 4、】这个是很有功夫的人。【若约佛世,应惟缘觉,】应当只有缘觉。【今以他方云集。慈恩云:「释尊出世」此出无佛世,住世侍佛者。 5、《仁王经》云:「八百万亿缘觉大仙。」】【无学者:果满取证,真谛涅槃,】真谛就是证空,空就是真,也就是证得万法性空;「涅」就是不生;「槃」就是不灭。【而于界内。】【言无量者:极表其数之多也【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并者并及,初心即初发心,或依因缘观,研真断惑,】依因缘观,万法总是因缘生因缘灭。共读楞严开示
六十四复有,复字去声,不独声闻在座,更有无量辟支,云集而来。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名含二义故不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