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牛头宗禅法及法融禅师《绝观论》

牛头宗禅法及法融禅师《绝观论》

1、宗禅牛头宗禅法及法融禅师《绝观论》。法及法融牛头法融禅师及牛头宗禅法。禅师

牛头宗禅法及法融禅师《绝观论》

2、绝观牛头山法融禅师(594—657),宗禅润州延陵人,法及法融隋开皇十四年(594)生,禅师十九岁即博通经史,绝观寻阅大部《般若》,宗禅知儒道世典非究竟法,法及法融遂入茅山,禅师从三论宗的绝观灵法师出家。后入金陵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之石室枯坐,宗禅感百鸟衔花之瑞。法及法融唐贞观中,禅师四祖道信大师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奇异之人,乃躬自寻访,相与问答之后,融礼请祖为说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一切烦恼业障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大道虚旷。

3、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感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师曰:“心即具足”。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师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4、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

5、汝今谛受吾言。向后当有五人达者师自尔法席大盛。唐永徽中,徒众乏粮,师往丹阳缘化。

牛头宗禅法及法融禅师《绝观论》

1、去山八十里,躬负米一石八斗,朝去暮还三年,邑宰萧元善请于建中刀寺讲《大般若经》。显庆二年(657)闰正月二十三日终于建初。寿六十四,葬于鸡笼山。在禅宗史上,称法融一系为牛头禅,门弟子有道纂、道凭、智岩、昙璀等十三人。

2、此派是道信下别自建立的“于空处显示不空妙生”之一派。其弟子中智岩传其衣钵,以次传慧方、法持、智威、慧忠。自法融至慧忠六世,是为“牛头六祖”。慧忠下有维则,则下有云居智。

3、又智威之门有玄素,素下有道钦。钦开径山,受唐代宗之信仰。钦门有鸟窠道林,因与白居易问答而驰名。

4、牛头门风,振盛于唐,后遂不振,递传数代而绝。牛头禅“明诸法如梦,以休心不起,本来无事为悟,忘情为修”。如宗密之《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说:“牛头宗意者,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

5、事迹既有,相违相顺,故生爱恶等情。情生则为诸苦所系虽有此能了之智。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