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会后悔,就是因为反应太快
当我们正念真如: 第一个「安住力」,多事把心带回家,后悔不迷不取不动。太快 第二个调伏力,多事就是后悔「空假中」三观来调伏。 第三个坚持力,太快以愿力来坚持下去,多事永不退转。后悔 那这个地方「安住」的太快意思,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多事观念。我们讲禅净双修,后悔当我们遇到事情的太快时候,心中有障碍的多事时候,我们要知道,后悔你遇到障碍不是太快马上提佛号,记住不能提佛号,这样很辛苦;你要先把心带回家,你要观想─我们本来没有这个东西。 比方:你看到你儿子很生气。我对你这么好,你竟然跟我讲这种话。你说,我用佛号来对治我的烦恼,你会很辛苦。你要观想:你本来没有这个儿子,对啊,你本来没有这个儿子!你本来没有,怎么有呢?因缘和合,虚妄有生。你观想你本来没有这个东西,你一定要把心先拉出来,你不是住在妄想跟它抗拒,你这样不是它的对手。 蕅益大师说「日劫相倍」,你修一劫,比不上人家修一天,这要理观的。你观想我本来没有这个儿子,没有这个儿子,那是今生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我还是要面对。但是面对当中,你本来没有,那从因缘的假相来面对,这个时候你再来提佛号,是先把心带回家再提佛号。 修楞严经的人,第一个要注意,反应不能太快!真的!你反应快,那你就马上真心堕于妄境,心随境转! 我们很多事情会后悔,那就是反应太快:这一句话不该讲的,讲了。修楞严经的人让你动作会变慢,因为你要先调整心态,先把心带回家再来处理。 所以你遇到事情之时,不是马上提佛号,不是马上对治,你先把心带回家,你观想:诶,我本来没有这个东西,这个时候你心态先跟它分离一下,然后再提佛号,效果会特别好。你平常这样训练,你临命终就是告诉你自己,我本来就没有这个身体,我本来就应该归还的,你不会执着你的身体,你本来就没有。 所以楞严经是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看人生,这个就是正念真如;站在真如的角度来观察生命,这个就是你要学的思考模式。讲到「安住力」,就是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先把自己安住。这个是最重要的。先求安住再求调伏。 所以修行你要先有理观─先破障,然后再事修,你要念佛也好、持咒也好,但是你遇到任何事情,第一件事情,你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处理,而是把心带回家,养成这个习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 这世上只有痛苦,才能真正使人长记性。
- 调心,消业障。尽快出发,行起解绝
- 若不读书,便是自甘平庸。
-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 虚云老和尚:《坛经》中“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 诵〈楞严咒〉最低限度要求
- 虚云老和尚亲闻:四位前世为僧,但后世不愿出家的案例
-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
- 金刚经释字【三】
-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 那些令人欲罢不能的“暗爽时刻”
- 茅蓬语录——人生渡口5
- 这世上只有痛苦,才能真正使人长记性。
- 仅贪求极乐世界的享受,是否会障碍往生
- 调心,消业障。尽快出发,行起解绝
- 虚云老和尚亲闻:四位前世为僧,但后世不愿出家的案例
- 那些你看不上的小事,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