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虚云老和尚亲闻:四位前世为僧,但后世不愿出家的案例

虚云老和尚亲闻:四位前世为僧,老和但后世不愿出家的尚亲世案例

1、虚云老和尚亲闻:四位前世为僧,闻位为僧但后世不愿出家的前世案例。下方卡片关注「正法清流」公众号加★星标★。但后经中云:为成道业施将来,愿出道业未成争消得。案例又云:今生未了道,老和披毛戴角还。尚亲世

虚云老和尚亲闻:四位前世为僧,但后世不愿出家的案例

2、闻位为僧虚云老和尚出家一百年,前世阅人无数,但后见广闻博,愿出在他老人家自述年谱中,案例曾讲述了四位他亲闻的老和前世为僧,亡后投生到曾接受供养的檀越家里,虽出生豪门贵族,但无意或无力再披缁出家的实例,以警醒末世后学:修行不易。一、陈太守,名兰卿,原籍为浙江绍兴,生长在昆明,皈依昆明西山岩栖和尚,志心念佛,平日时常持诵《金刚经》,而且擅长工画兰草和螃蟹,周围人争先收藏他的作品。

3、他早年回原籍浙江绍兴应试的时候,最初先到杭州。忽然回忆起自己前生是西湖玛瑙寺的一位僧人。未到玛瑙寺之前,就对朋友预言了寺中的种种景况,以及曾经住过的寮房内之各种陈设,乃至庭院中花草树木等等。周围朋友们都怀疑这是荒诞之说,等到了寺院后,果然跟他所说的一模一样。

4、他又说现在的妻子,前生是玛瑙寺旁边木鱼铺掌柜的老婆,曾供养给他袈裟一领,致使两人结了今生的夫妻缘。这会,人们听了才更加相信了他所说的,但都感到诧异。这位陈太守生平福报非常大,子孙数十人。

5、但是,这辈子虽然信佛念佛,却再没有了出家披缁的意愿。光绪三十年,余,虚云老和尚,住昆明福兴寺,常相往来,屡警之弗省也。经云:富贵学道难。二、腾冲东门外万佛寺有一位老僧,一生念佛,持诵《金刚经》,行持非常笃厚,吴太史的祖父常常供养这位老僧。

虚云老和尚亲闻:四位前世为僧,但后世不愿出家的案例

1、后来吴太史的儿媳妇将要生产的时候,忽然见到这位老僧进入了产室,然后吴太史便出生了。他们都感动无比惊异,立即去万佛寺一看,那位老僧果然已圆寂。三、昆明燃灯寺的僧人妙湛,志心念佛,能够背诵《华严经》,生活非常简朴,一衲之外无有余物,专门弘扬净土法门。当时云贵总督岑毓英、王文韶,非常敬信这位妙湛法师,经常请至官衙内供养。

2、后来王文韶到了京城做官。一天,王文韶在书房宴坐之间,忽然见到妙湛僧进房来,随后仆使报告说小妾生了一个孩子。

3、王文韶随即致电昆明,探询妙湛僧的情况,得知妙湛僧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同时已入灭。四,唐蓂赓尝对跟我,虚云老和尚,说,他的前身为招通府关帝庙的一位僧人,为僧时,念佛诵经,以种种苦行自持。

4、他祖上深信佛经,经常供养诸僧。当唐蓂赓出生的时候,该寺的住持刚好到他家。虽然唐蓂赓常想出家,但是最终都没有结果。

5、虚云老和尚附语曰:。自佛教东来,各宗踵兴,法法皆可了生死。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