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派传承

解经难

解经难

1、解经难佛法微妙悟道难解经难。解经难无上甚深微妙法,解经难愿解如来真实义。解经难

解经难

2、解经难十重四十八轻,解经难不淫,解经难也包括了不正淫,解经难在家人也不能淫欲,解经难乃至一切女人。解经难国王、解经难王子、解经难百官、解经难宰相、解经难比丘、解经难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金刚神、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允许一切的众生受持菩萨戒,“但解法师语,尽得受戒”。

3、所以莲池大师在注解中,也像法藏大师一样,经常援引瑜伽菩萨戒本。华严经讲的菩萨道次第,菩萨什么时候断惑。菩萨在住位阶段的修行是六度,布施,持戒,禅定,空解脱门,灭尽定等,到了地上菩萨,还是这些功课。但是呢,初住位菩萨就已经能够在一百个佛国示现成佛了。

4、密宗也是佛说的法,密宗也有很多的宗派,见地上有些差别,或很大的差异。密宗的最上乘,就是佛乘,如来随顺觉性到了这个地步,不仅是入佛,也可以入魔。

5、但是这个最上乘的法,我们凡夫来修,就感觉没有次第,贪嗔痴即是戒定慧。“于外不舍贪欲境,于内不取贪执心。”,天堂与地狱不二,在地狱里安住,赤裸觉性现。

解经难

1、所以说,佛法微妙,圆教的“圆”,就是这样的,法华经讲“妙”。圆教也有次第,华严的菩萨道次第里也有“圆”。

2、你藏教与通教的认知是很难理解的,藏通别圆,藏教与小乘教比较接近,多数人包括参禅的人,他们的认知基本上是藏教与通教,也就是唯识学理论讲的内容。圆教来说,你真正理解了也就是大彻大悟了,大开圆解了。

3、搞不明白,你心里就会别扭,你就会不由自主的谤法。你感觉到自己是什么样的根器,善根怎么样,怎么比较相应,你自己就老老实实的去修好了。但是你要去度人,你没有智慧,不管什么人,你都让他们学你这个法,像你一样去吃苦,甚至人为的给人很多的磨难,欺骗,什么戒律也不持了却要求别人去持戒,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4、相互的不能理解,功利心去修,看看,这个是我的弟子,是我教出来的。还去护法,与自己的观点不同的,通通是邪见,还引经据典,振振有词,殊不知是依文解义。各有各的问题,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错。密宗这样也是,不区分众生的善根,也不管藏地还是汉地。

5、—————————————————。佛说一代时教。古德分判浅深多少不一分而为五。谓小始终顿圆。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