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教经典

金刚经释字【三】

金刚经释字【三】

1、金刚经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总共六次翻译,金刚经释而世间读诵者,金刚经释每每喜奉秦译本,金刚经释主要是金刚经释因为秦译本文之简洁利落过去古今文人注释,多至数十家,金刚经释大多重视消文释义而疏于述义,金刚经释于般若宗旨渐行渐远。金刚经释般若者,金刚经释心华妙谛,金刚经释无实无虚,金刚经释密密深深,金刚经释千圣不识,金刚经释哪里是金刚经释一家之私言可穷尽其奥妙。

金刚经释字【三】

2、金刚经释芯记禅院公众号发愿方便读诵受持者,择其现前资料方便,刊发王骧陆上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门以及《金刚经白话述义》,《金刚经受持法略说》共八部分,另外收录刊发六祖大师等的注解,台湾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讲义,做出一个有关《金刚经》的合集,以飨读者,方便受持读诵者。鉴于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错误。希望读者海涵。

3、金刚经释字,原著只一段,芯记为录制方便而分段,此为分段之第三段。【歌利王】好猎之王。【割截】以刀割之,使节节支解也。

4、【真语者】谓说佛身大菩提法也。【实语者】谓说小乘四谛法也。【如语者】谓说大乘法有真如,而小乘无也。

5、【不异语者】谓说三世授记等事,更无差谬也。【不诳语者】梵文原本无,罗什法师特加此句,以总说四语之非妄。【无实无虚】无实者,非实有为相故,无虚者,如来得彼菩提故。又以不可如言而取,故曰无实,非可离言以求。

金刚经释字【三】

1、【入暗】言入暗室,昏不见物也。【受持读诵】受者受其文,持者持其义,对文曰读,暗念曰诵,欲受其文故先读,欲持其义故先诵。受持者闻慧,诵者思慧,皆依经而有此胜德。

2、【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言一日中,分早午晚三时也。【不逆】谓生深信心,莫逆于心也。【荷担】以大乘菩萨,智悲双运,克能负荷此如来事业也。

3、【乐小法者】四谛因缘名为小法,声闻缘觉,即是乐小法之人,因彼滞情法执,乃名为乐,故不能回小向大。【轻贱】不贵重也,在此当言受苦报烦恼,即是随恶道,不必定言生三恶道也。【消灭】消除也,此言顿空,以罪业由心,无生处,故无灭处,当体即空不可得也。【先世今世】在此当以先世作前念,今世作后念,后念起,前念即消灭也。

4、【阿僧祇劫】无央数之劫也,劫乃年时之名【年时:芯记加注,年数时间】,多至不可计也,正言不必以时计也。【那由他】数名,或言万亿千亿,或言数千万不一。【供养承事】以四事供奉而事也。【授记】佛对于明心之菩萨,授与将来必当作佛之记。

5、【诸法如义】真如者,即诸法通义,以真如是佛故,如来即是实性真如之异名,本自不生,本自不灭,以无颠倒,故名实性。【大身】以体大故名,又烦恼障所知障二障已无,故名圆具身,即是具足法身也。此有二义:一者真如之性,遍一切境而不异,一切众生,咸共有故;二者功德大,谓修行功德,不可思议,与大体相应,故名大身也。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