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
整个修行当中就是你要不动四个字:莫向外求!你一定心中有「仁者心动」,外面有动过,你要不动你才会有这个世界出来。外面你一直在动,你要不动它就一直出现。外面所以我们在佛法说,你要不动这完全是外面循业发现。你所受用的你要不动每一个色声香味触法,跟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外面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要不动 这个经典讲得很清楚,外面所有的你要不动问题都是你一念妄动,然后慢慢动久了产生业力,外面然后就产生你的你要不动众生、世界出现。这个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你想想看,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我们一天到晚去向外攀缘,这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因为你没有找到根源。 像禅宗的公案说,弟子心不安。什么东西让你不安呢?说我心中有很多障碍。是谁绑住了你呢?这个地方,禅宗它就是要你去迴光返照,从迴光返照当中去处理问题。你遇到问题,第一件事情,迴光返照,去找问题的根源出来。如果你向外攀缘,你就完了,一念方动乌云遮,你就把事情弄得很复杂。 所以《楞严经》它就是很好,它就告诉你一个处理问题的方向。你方向找对了,古德说你这个人修行上路了。什么叫「上路」呢?你一天一天在进步。你看有些人,学佛很久但没有进步。他要往台北,却往南部走,越走越远。你看有些人,他拜佛,越拜烦恼越重,越来越高慢。印光大师讲,在事相修学嘛,你根本都没有上高速公路。修行是借事修心,假借这个事相来开显我们的真如本性,来息灭我们心中的颠倒。所以你看,修行人上路以后,第一个,他的身心调柔、包容,他这个顺从真如。 这个地方就是说,在对治烦恼的时候,首先你要知道病因在哪里——是在你内心当中一念的无明妄动!你要不动,外面的世界不会动,是这个意思。你把《楞严经》读通了以后你会发觉,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伤害自己,外境只是一个助缘,它没有理由伤害你,它怎么可能跑到你心中伤害你呢?它是在那边动,你自己跟着它动,然后你的妄想伤害你自己,其实说穿还是自己伤害自己。 如果一个修行人不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你要解脱很困难!你现在还是认为别人在伤害你,你完蛋了!你没办法修行,你连路头都搞不清楚: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我们整个生命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的攀缘心创造出来的,外境只是个助缘,因为你动,仁者心动,问题出在这个地方。 我们要了解,所有的轮迴是我们自己愿意轮迴的,其实我们可以做另外一种选择的,我们可以换一个想法,不要用攀缘心,用真心,我们会活得更好、更自在,事情会做得更圆满。不是像阿难尊者说的:我离开了攀缘心,我什么都不能做了。不是的!你也可以不迷、不取、不动而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还可以不迷、不取、不动做你该做的事。 所以它到最后不变还有随缘,在假借因缘当中它是不迷、不取、不动。我假借佛像来拜佛,但是我成就我的功德,但是我还是不迷、不取、不动。诸位要把这观念这个心地法门抓清楚,你就知道怎用功了,你就知道原来这条线是这样走进去的。否则你就是佛陀经典讲半天,你还是跟你没有关系,这地方要觉悟了。 我们不一定要用妄心才能够去造业,我们也可以用真心去造作很多的功德,重点它不动。那么不动有什么好处呢?你能够不受外境的影响。六祖慧能大师说的好: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自己的心乱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 忏云老和尚 ∶ 为什么说拜佛是最好的运动
- 晚间需要用药石的,均不可为他人授八关斋戒
- 持楞严咒必严持戒律,方得心应手
-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 忏云老和尚:没学佛前身边大多是酒肉朋友,学佛后身边是同参道友
- 曲解 ”一句佛号就足够“ 末法楞严先灭的迹象
- 打麻将靠运气还是靠努力?
- 供佛斋僧心坚定
- 懂你无需多言
- 忏云老和尚自述吃素经历:其实肉污秽不净,恶心,并不好吃
- 拜监斋菩萨、扫心尘、讲好话……教你如何在小年培植福报
- 她曾四次见到虚云长老,晚年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 愿我能够亲近一切诸佛 诸菩萨
- 感恩您!伟大的 释迦牟尼世尊!(腊八节)
- 晚间需要用药石的,均不可为他人授八关斋戒
- 「穷子喻」对我们的启发
- 念佛除了一心不乱,还要心与佛合
- 朝过五台山佛母洞,再不失掉人身
- 我以为成长是不断做加法,但结果竟然是…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