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12>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

1、楞严《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经第七处征心,套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妄识无处破妄识无处,处征七处征心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心>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12>

2、套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妄识无处【阿阇黎此云轨范师,处征堪为人师范故,心>共有五种:】【一、楞严出家阿阇黎,经第】出家要请阿阇黎剃度。套破或者是【授沙弥十戒法者;】【二、教授阿阇黎,于受具足时,屏处问遮难,】“屏处”就是私下。

3、受三坛大戒的时候,其他人都不能靠近的,三师七尊证,那个戒坛上是非常严格的、非常严肃的,一班一班的来受三坛大戒的,在家居士根本连靠近都不行。叫做屏处问遮难。

4、屏处就是私处。什么叫做遮难呢。所谓遮难,就是小乘的律法当中,授具足戒的时候,教授师为了简别受戒者之器或者是非器;而设有十三难跟十遮,以询问受戒者。遮者非自性之恶,但以不适受戒,受具足戒,所以,遮止不受戒,所以,遮难就是停止受戒。

5、“难”也就是自性恶,毕竟非受具足之器,也不得受具足戒。所以,有遮有难,就要停止受戒。所以叫做屏处问遮难。【教令乞戒者;】乞戒就是:你要受戒,要乞求戒师传授。

七处征心?12>

1、【三、羯磨阿阇黎,】羯磨阿阇黎,【为忏摩灭罪,受比丘戒时,当坛白四羯磨者;】一白三羯磨,叫做白四羯磨,叫做羯磨阿阇黎,说这些人受比丘戒成不成。然后,这一些三师七尊证就要说:成。这样才得戒了;没有他说成。【四、依止阿阇黎,即从受依止,乃至一夜者;】依止,譬如说:来到讲堂依止师父,那么,师父就是依止阿阇黎。

2、【五、教读阿阇黎,即从受经义,乃至四句偈者。】四句偈颂。【律制一僧远出,侣须二人:一、上座;二、阿阇黎,所以严行止。】“严”就是庄严;“行”就是行为;“止”就是举止。

3、我们要严行止,防过失,防止一切的过失,也就是要有威仪、要持戒,行为举止不可以让人家讥谤。【今阿难无侣独归,】没有伴侣,独自一个人回来。【故有致堕之事【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因为当天,大家都去波斯匿王那边应供,那个时候阿难执持应器,就是钵,叫做应量器,应量,钵有大有小,看你的饭这个量,叫做应器执持这个应量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依次第循乞,就是乞食了。

4、【三、无供循乞:其日即自恣时,匿王请佛之日,众知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同时供养出家众,【故无人送供,】因此必须出去托钵。【若有斋供,】就不必出去,所以,应该就没有堕入淫室之事。

5、【应无堕事。】,因其日没有人送斋来,【因其日无供,】,所以,只好出去托钵了。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