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祖师为何要把参禅放下而转修净土
自后蕅益,祖师转修截流,为何省庵,把参梦东等,禅放诸大祖师,净土莫不皆然。祖师转修盖以因时制宜,为何法须逗机。把参若不如是禅放,则众生不能得度矣。净土——《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从此之后,祖师转修像蕅益大师,为何这是把参净土宗第九代祖师。蕅益大师这个人通宗通教,禅放大通家,净土道心非常的坚固。对自己的期待,对他人的期待,也非常之高,非常严谨的一个人。他觉得自己都不够比丘的资格,他都退到沙弥菩萨戒。以后又佔占察轮,得清净轮相之后,才恢复比丘的称号。一辈子不接大庙,不升大座,非常的谦德。那他所着述的这些文稿,都是开佛知见的。蕅益大师是「名字位中真佛眼」,虽然还是烦恼没有断,但是大彻大悟。所以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书,值得放心,知见完全正确。 蕅益大师,他做什么都能够到达极致:出家,在径山坐禅就开悟;教下,那天台宗非常地通达;戒律,也是五次阅律藏,留下了《重治毗尼事义集要》这部非常精深的律宗的着作;在净土宗,他对于《阿弥陀经》的诠释,就是《要解》。那是印祖赞歎为,古佛再来,来对《阿弥陀经》作个注解,也不能超过这部《要解》。那蕅益大师自己的修行,他最后就是一句名号,不参禅,不学教,一句弥陀真风调。把宗门教下所有的全放下,一心念佛。这是蕅益大师。 截流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代祖师。截流大师他是在江苏常熟,有一个普仁寺,他在这里启结了三年的长期佛七,也是一心专修净土法门的。 省庵大师,这些都是到了清朝了,清朝中晚期。省庵大师,这位祖师根机很利,早年出家,看经书可以过目不忘。然后参话头,参「念佛的是谁」,参四个月,他就开悟了——我梦觉矣。开悟之后就辩才无碍,当时都盛传他是永明延寿大师再来。他在阿育王寺去供佛,燃指供佛,去供斋,长达十年。《劝发菩提心文》非常的悲切,还有《劝修净土诗》都写得非常的到位。省庵大师就是预知时至,他在四个多月以前,就预知时至哪一天要往生。 等到往生的时候,很多弟子都围绕他,希望他不要走,住世度众生,他就说了一句话,我去即来,生死事大,各自净心念佛。他有承诺的,我到极乐世界去一下,马上回来。那说不準,省庵大师不知道以什么身份,在哪个地方来度化众生了。临往生有一个《辞世偈》,这也代表上品往生的一种理事无碍的境界。「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就是在临命终时,这个身体已经在莲华当中,阿弥陀佛现在面前。那阿弥陀佛现在面前就要放光,佛光来照紫金莲,说明他是上品往生。 当下心随阿弥陀佛往生去,这种往生是怎么往生呢?无去来中,天衣义怀禅师说去则实不去,没有去来,但是往生这个事情还是有,事宛然,生则决定生。省庵大师他是只活了四十九岁,所以人的寿命不一定要很高,他这四十九岁质量非常高。自行化他,都到达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所以住世的机缘到了,往生的时刻成熟了,也就心无罣碍地往生。四十九岁往生有什么不好呢?从这个三界牢狱提前释放,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你非得要在这长寿,非得要在牢房里面多待几天,放你出牢房你还不习惯,那实际上是个异化。 下面就是梦东禅师,也就是彻悟大师。可能在净土宗祖师里面唯一的一位北方的祖师,在北京怀柔的红螺寺,是祖庭。他是二十二岁那年由于生病,就觉悟到幻质无常,就出家。然后也是参禅,明向上事——向上一着的这个事,开悟了。就是临济宗,接临济宗的法,三十六世。以后他住了几个道场,都是参禅的,率众参禅,宗风大振。但是他有一个转机,是在三十几岁生病的时候。他就思惟永明延寿大师都是宗门的宗匠,尚且归心净土,我在末法之际还敢不去尊奉吗?所以他就信仰上、修行方法上有一个质的变化。 他一转变过来,就把参禅的事情完全放下,原来参禅的那些偈颂也都烧燬,告诉座下的弟子,现在我开始念佛了,愿意念佛的留下来,愿意参禅的,就到其他的禅宗寺院去。他是通宗通教,所以,《彻悟禅师语录》,句句见谛。印光大师当年也在红螺山参学三年,进念佛堂,每天都像读佛经一样,读《彻悟禅师语录》。临命终时,彻悟禅师就告诉大家,我昨天已经见到了文殊、观音、势至三位大菩萨了,今天又蒙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我要往生了。 大家助念佛号就更为恳切,所以彻悟大师面西端坐合掌,还说了一句话,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当时大众都闻到异香在虚空当中瀰漫。供奉七日,面貌如生,而且头发由白发变成黑发,面色光润,三七荼毗还有一百多颗晶莹透亮的舍利子,现在在红螺寺也有一部分展出来。可惜的是,已经不是道场了,是一个旅游的地方了。 这里提出的这些净土宗的祖师,像蕅益、截流、省庵、梦东,都属于在宗门下开悟了的人,再来专修净土,自行化他的。那这些大祖师都有一个特点,「莫不皆然」,就是置彼而取此,把参禅放下来,专门来念佛的。那这些祖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一个选择呢?这里实在是这些祖师的悲心所致。不仅自己要得到修行的利益,还要去度化众生。度化众生,就要观察时节因缘。 为什么要把参禅放下,专修净土?他的原因就是这几句话:盖以因时制宜,法须逗机。现在的时代不一样了,这个时代的众生都是陋劣的,业障深重的,能够开悟的毕竟是极少数。所以因这个时代的特点,要转换教化众生的方法。这个方法一定要逗机,要应众生的根机来施设。现在末法众生的根机就是这个样子,靠自力断惑证真,难于上青天,唯有靠信愿念佛,感通佛力,还有往生净土、了生脱死的这种希望。 所以这些祖师深刻地观察这个时节因缘、众生的根机,非净土法门不能度众生。所以如果不是弘扬净土法门,那末法的众生是没有一个能够得度脱的。乃至于这些宗门下开悟,再来自行化他,修行净土的祖师,如果他不仰靠念佛法门,蒙佛接引,他也不可能离开三界。 就是蕅益大师,他所示现的「名字位中真佛眼」,在名字即佛里面,他大彻大悟了,但是见思惑没有断。见思惑没有断,靠他自己的力量,他也出不了这个三界。所以这些祖师深刻地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一定要导归净土,弥陀的愿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 只要你在走,你就不会永远落后。
- 善良会带来好运
- 妙江大和尚:拜佛时保持什么心态功德才大
-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 妙江大和尚:拜佛时保持什么心态功德才大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二)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谘尊中上
- 如瑞法师:修行遇到种种不顺,或身体的障碍等,和福报是有关系的
-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如何不觅根头意?空看枝边木叶黄。
- 外不著相曰禅,内不动心曰坐。
- 念这个名号超胜作一切功德
- 妙莲老和尚:这个忏!念的越大声越好!你就知道什么是福报了!
- 妙莲老和尚:你知道地狱有多苦!你才能恒发菩提心!
- 圣一老和尚:在普陀山梵音洞亲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
-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 大手印浅析讲记合集
- 古人说:相由心生,行随心变。
- 如果写作不赚钱,还有必要写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