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罣碍
百丈怀海禅师是得自多唐代着名的禅宗高僧,我国丛林清规的只因制定者。他曾写有一首《一任清风送白云》诗歌,有太这首诗歌在禅门中流传久远,罣碍成为历代赞歎出家人悠閑生活的得自多名诗。诗云: 幸为福田衣下僧,只因乾坤赢得一閑人。有太 有缘即住无缘去,罣碍一任清风送白云。得自多 在百丈禅师眼中,只因能够成为一个出家人是有太人生的一大幸事。禅师认为,罣碍并不是得自多每个人想出家就能够出家。出家需具足多种因缘,只因冲破重重阻力,有太才能最终现出僧相,一个人真正能够成为出家人,也是多生福德因缘所感召的结果。 与一般人所认为的出家苦行生活不同,百丈禅师眼中的出家人过的是一种与世无争、閑适自然、任运逍遥、心无罣碍的自在生活。古代的出家人,大多是云游僧,他们为寻求佛法真谛,常常到很多地方行脚参访,若有缘分就住下来,没有缘分便继续云游。既没有家庭子女的拖累,也没有世间名利的困扰,完全过着与清风为伴、白云为伍的随缘自适的生活。 也许有很多人认为,只有有钱的或是有权的人才能过得如意自在。其实不然,自在是一种心境,很多时候与钱财和权势没有直接的关系。当一个人心态平和、少欲知足时,他就能够活得自在;当一个人贪心不足,唯多得求时,就会生活在烦恼中。 有则佛教故事说,有一个开杂货店的人,每天坐在自己的店舖门口的躺椅上,悠閑地喝着茶,抽着水烟袋。若生意上门时,他就忙着做生意,没有生意时,他就悠然自得地与人聊天。日子虽不富足,但还是有不少结余。他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平淡而快乐的生活。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的这种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起因是,有一个做古董生意的人到他的店里去,看到货架上一个陶瓷的花瓶,商人告诉店主人说,这是古代的文物,价值连城,一定能卖个好价钱。说过之后,这个古董商人就走了。 这天晚上,从来不曾失眠的店主失眠了。他一想到这个花瓶能够卖个好价钱,自己从此就能过上不劳而获的日子,他就兴奋不已。他又想,若有人来买时,自己可以要更高的价钱,以便多赚点钱。 几天之后,一个做古董的商贩来到他的店中,要买这个花瓶。见来了买主,店主很高兴,一口要了很高的价钱。商贩几番讨价还价,还是没谈成。最后,商贩生气的走了。 此后,再也没有人来询问他的这个花瓶。店主十分懊悔,但又在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希望有人高价买他的花瓶。就这样他每天寝食不安,周围的人再也看不到他脸上的笑容了。 经过很长时间的痛苦折磨后,店主终于想明白了。造成自己烦恼痛苦的是这个花瓶,他拿起锤,将花瓶砸得粉碎。从此,他再也不牵挂这个花瓶了,生活又恢复了往昔的平静,人们又见到这个店主久违的笑容。 《心经》中说:「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人之所以不能过得自在,就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罣碍。只有当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心无罣碍的心态来对待世事时,才能真正过得洒脱自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心经白话分段贯释四
- 心诚交善友,品正遇贵人。
-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 往前走,自会慢慢靠近。
- 广钦老和尚 :自叹不如人家儿孙满堂,殊不知你的冤亲债主少
- 很容易情绪化,经常被人说太敏感,怎么办?
- 閑谈中的杂秽语业不可不慎
- 德林老和尚:自以为想出个道理出来了,还想着要保密呢!
- 忍痛斥资400给弟弟做盖洛普测试,他一句“没感觉”让我傻眼了……
- 很喜欢的三句话
- 用无贪来对治贪着
- 弘一法师说: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味道。
- 学习成绩不是教育孩子的唯一标准
- 广化律师亲述靠地藏菩萨加持超度亡母升天
- 怎样处理好学佛和学习生活的关系
- 广钦老和尚 ∶ 你看看这个世界,大家都沉在迷梦中,追逐名利,你争我夺
- 心灵的缺失是令人心痛的。
- 广钦老和尚:我们糊糊涂涂来生,但现在要明白找去路,那即是念阿弥陀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