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志禅师《十四科颂》
1、宝志宝志禅师《十四科颂》。禅师01菩提烦恼不二众生不解修道,科颂便欲断除烦恼。宝志 2、禅师烦恼本来空寂,科颂将道更欲觅道。宝志一念之心即是禅师,何须别处寻讨。科颂大道只在目前,宝志迷倒愚人不少。禅师 3、科颂佛性天真自然,宝志亦无因缘修造。禅师不识三毒虚假,科颂妄执浮沉生老。昔时迷未为晚,今日始觉非早。02持犯不二丈夫运用无碍,不为戒律所制。 4、持犯本自无生,愚人被他禁系。智者造作皆空,声闻触途为滞。 5、大士肉眼圆通,二乘天眼有翳。空中妄执有无,不达色心无碍。 1、菩萨与俗同居,清净曾无染世。愚人贪著涅槃,智者生死实际。法性空无言说,缘起略无人会。百岁无智小儿,小儿有智百岁。 2、03佛与众生不二众生与佛无殊,大智不异于愚。何须向外求宝,身田自有明珠。正道邪道不二,了知凡圣同途。迷悟本无差别,涅槃生死一如。 3、究竟攀缘空寂,唯求意想清虚。无有一法可得,翛然自入无余。 4、04事理不二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无十缠。一切无非佛事,何须摄念坐禅。妄想本来空寂,不用断除攀缘。 5、智者无心可得,自然无诤无喧。不识无为大道,何时得证幽玄。宝志禅师《十四科颂》
宝志禅师《十四科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忽然看见异相,这里头有魔也有圣境
- 佛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
- 共读楞严开示7——科判与序文
- 佛语中的智慧:不要后悔对任何人好
-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 佛说,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一)【讲义】午三分合难破(分三)未初破因眼生二破因色生三破和合生今初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莲华里做什么呢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三)【讲义】若兼二种,眼、色共生,合则中离,离则两合,体性杂乱,云何成界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四)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别有实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
-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七)羯磨师第一番白已云:“此是第一番羯磨已成,十方妙善戒法,由心业力,悉皆震动。”
- 元音老人|法身、报身、化身~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 果报有四种,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九)“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六十九)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余,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二)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