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说: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味道。
1、咸有咸弘一法师说:咸有咸的滋味滋味,淡有淡的淡有淡味道。夏丏尊在《生活的味道艺术》一文中写道:“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白衲衣、弘法破卷席和旧毛巾一样好,师说青菜、咸有咸萝卜和白开水同样好。滋味咸也好能在琐碎的淡有淡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味道心情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弘法心性,宛如一轮皓月,师说大师的咸有咸内心是何等空灵的境界啊每当看到这段文字时我都会感动,内心生起一种庄严之感,从而对自己当下的生活感到十分满意。 2、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小旅馆好,统仓好,破旧的席子好,破毛巾好,白菜好,萝卜好,咸苦的菜好什么都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当他吃萝卜、白菜时,脸上那种喜悦的光景,萝卜、白菜的全滋味、真滋味,怕要算他才能如实尝得了的。在他看来,对于一切事物,不为因袭的成见所束缚,都还它一个本来面目,如实观照领略,这才是真解脱。 3、吃过苦、受过穷的人大概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人在极渴时,水是很甜的;人在极饿时,山药蛋就是世上最美味的东西。这并不是错觉,而是因为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去享用它们。 4、相反,如果没有感恩之心,就算天天吃大鱼大肉,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而就算是生命的苦味、咸味,如果我们带着感恩、惜福的心态去看待它们,也会觉得那是人生最好的一种滋味。 5、那些曾经深陷于痛苦中的人一定会对此深有体会,在当时觉得难以承受、抱怨不已,可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之后,内心反而会生出一缕花香。对陷入情爱的青年男女来说,分离是痛苦的,相聚是甜蜜的,但那分离的痛苦,却常常能够检验出彼此的情意。没有苦没有痛没有死。人生不可贪,如果你的人生中有清茶可以喝,那是极好的事,但如果只有白开水,那也是很幸福的。 1、当你正好端起一杯水时,不妨想想,如果这时候你身处于沙漠,那么,这杯水,对你来说,是怎样的满心欢喜呢。你若以为碗中的咸菜太咸,那么,现在就将这咸菜撤下去,饿上两天,你一定会对这盘咸菜垂涎三尺。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味道。我觉得这是弘一法师留给我们的最有禅意的话,每次想起这句话,我都心生感恩。 2、对自己口中的食物,身上的衣衫。只要我们心中能够惜福,无论咸也好、淡也罢,都能够在琐碎的生活中咀嚼出它特别的滋味。弘一法师说:咸有咸的弘法滋味,淡有淡的师说味道。
弘一法师说: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味道。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慾
- 共读楞严开示(贰佰)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 共读楞严开示(五十四)正脉云:「二乘无漏,方超三有(即三界);菩萨无漏,更越三空。」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二十二)【讲义】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
- 度四流者为作桥樑,趣彼岸者为作船筏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八)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 共读楞严开示(十四)审除细惑,说二如来藏
- 共读楞严开示(八十七)阿难自云:“顿悟禅那,修进圣位。”文只半卷,即题中诸菩萨万行是也。此是自他两利,上求下化之行
-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四十)杂句非杂句。说句非说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处句非处句。字句非字句。
- 随机阅读
-
-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八十六)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种,不作芽事。如是大慧,若阴界入性,已灭、今灭、当灭,自心妄想见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九)丙二发起序 此经以阿难示堕淫室为发起之端,以阿难过去空王佛所,与佛同时发心,其深本同前上首
- 共读楞伽开示5—— 楞伽经是禅宗的最高经典 楞伽法门开示的是性相二门
- 【图】虚云老和尚120年的传奇人生
- 共读楞严开示(贰佰零一)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 共读楞严开示(四十二)今更约理解释,如是之法,按本经,如来藏妙真如性为如,如者不动之义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零四)【讲义】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
- 养猫捕鼠,能滋生无量恶业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零八)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三十八)支句非支句。巧明处句非巧明处句。禅句非禅句。迷句非迷句。现句非现句。护句非护句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六十六)【义贯】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 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 共读楞严开示(六十二)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父名:弥多罗尼,此云慈女,母名。双兼父母为名,简称满慈子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讲义】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名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
- 共读楞伽开示(一百二十七)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
-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养此十二天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二)【讲义】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一十四)【讲义】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 共读楞严开示(四百三十)【讲义】富楼那!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