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二)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一百八十二,开示空尘空及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百佛本妙尘亦复如是言此亦复圆,本是见妙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明诸明无空,上菩及与闻、提净见。心妄楞严经讲义是为色闻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共读,这两部开示是楞严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 2、开示空尘空及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百佛本妙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有修之仁者,各位高僧大德,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3、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4、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5、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注释:【此见妙明】:此能见之见精其妙明之性。【与诸空、尘】:以及所见的无相的空与无相的尘。[空、尘]即一切物象,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万象。 1、【亦复如是】:这是与[真文殊、是文殊、非文殊]的比喻作法合:同样的,能见的妙明与所见的物象,与文殊一样,只有一真之体,此外,并无是与非可得。【无上菩提】:[菩提]菩提有三种:。一、二乘菩提,证一切智,证一切智就是空。二、菩萨菩提,证道种智, 2、道种就是一切,那么,证道种智就是有、就是假。三、佛菩提,证一切种、智,这个[种]是指道种智;[智]就是一切智。证一切种、智,就是包括菩萨菩提的道种智,还有二乘菩提的一切智。 3、所以,佛菩提就是证一切种、智,就是二种包括,前面都具足,合上二种智,叫做一切种智。此中,佛菩提至高无上,所以称为无上菩提。然此无上菩提之心,一切众生与佛并皆有之,只是众生自迷,此觉心无始劫来,为妄想尘劳之所覆盖。妄想尘劳是什么意思。 4、就是摆脱不了缘起的假相,所有的相就拿来一直想,所有的想就产生推论,再继续推论,再继续想,再继续贪、再继续执,就没有停止过,因此把那个如来藏性,盖上厚厚一层的无明。因而本有智光不能显现,犹如云雾本身之重量虽轻,但浓云厚雾却可令光明威力无比的艳日之光。 5、【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妄],虚妄,以非有而幻化似有。为什么佛讲:凡所有相。因为它是生灭、是无常,它是缘起的,所以是虚妄的。[色、空],所见之相分。共读楞严开示
一百八十二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善念」和「善根」的差别
- 梦参老和尚:这个偈颂,我每天念一遍,大概有二十四年了
- 梦参老和尚:这个妙法,不仅能改善近视,还能化解烦恼
- 梦参老和尚:有些供品能吃,但有一类千万不要吃!
- 要平息愤怒,必须捨去对他人的怀恨
- 梦参老和尚:这些事儿少回向
- 梦参老和尚:这样观想地藏菩萨,好多的恶因缘就可以避免了
- 梦参老和尚:读经不太专注,有功德吗?
- 往生兜率净土的三品九等
- 梦参老和尚:你怎么念楞严咒,效果才会大?
- 每天笑一笑,烦恼都甩掉
- 梦参老和尚:夏天到了,路上有各种虫类,你若给它念佛,功德无量
- 众经之王《华严经》的不思议功德
- 梦参老和尚:供地藏水,须这几件事做得彻底清净
- 梦参老和尚:日常生活能这样“善用其心”,你所受的效益会很快的
- 梦参老和尚:佛法都是靠自修的!业障不让你念,你一定要念
- 真心究竟在何处?就在念佛当中
- 梦参老和尚:如果你想发财,念念这部经,就可以发财了
- 梦参老和尚:念上一千声地藏圣号,拿这个法供养,福德不可思议
- 梦参老和尚:如何为去世的父母、眷属超度增福?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