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是报佛,极乐是报土
道绰大师直接提出来说极乐世界决定是弥陀报土,阿弥陀佛决定是报佛报土报身。为什么呢?他说在净土成佛的极乐,全部都是弥陀报身,实报庄严身,报佛报土不是极乐化身。在染土成佛,弥陀秽土成佛的报佛报土,全部都属于化身。极乐所以你看他这个判法,弥陀一判出来以后,报佛报土最直接痛快。极乐就像我们禅宗也讲直指,弥陀实际上净土也有直指,报佛报土他直指说弥陀就是极乐报身,极乐就是报土。你相信就好了,就这么办。大家发现了没有,为什么这么办,它有什么功德。我们研究了半天,就第一个问题,第一句话就说了这么半天,说弥陀净土到底是报土还是化土。这里说了,是报土,不是化土。 我们为什么要听这个法,讲这么多呢。大家要知道,我们来讨论这一点,是为了给这个知教义明法理者,在法上给信心安定,也就是安这个信心。大家要想想,你想想,如果阿弥陀佛如果真的是化身的话,假如果极乐世界现在正在说法的阿弥陀佛是化身,那你说我们能靠得上吗,怎么靠呀?什么光寿无量,什么一生不退,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有保障,甚至四十八愿谁来兑现,这都成问题了。化现的化佛化土的话,他是有生灭的。到时候,阿弥陀佛已经在这生灭相中灭了的话,你找谁去呢。所以说在理论上来讲,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是报身,是有决定性的先进的意义。为什么?有助于我们抉择法门,就是行归净土来讲很殊胜。 第二个有助于我们修法成就。为什么,有保障,四十八愿有人迟早会给你兑现,永远在那儿兑现。这法很微妙的。你最基本的,我们从事相上来讲,我们度化众生有靠山,为什么说乘愿再来,我们还能回归净土。就跟我们说的,万一说极乐世界是一个化土,阿弥陀佛是个化佛的话,万一他缘分完了,我们乘愿在娑婆世界好不容易,苦哈哈地度众生,还没有到无生法忍,指望着他来接呢,再一转身,极乐世界已经生灭相过去了,灭了,怎么办呀,上哪儿找去呀。 所以从中可见,为什么这里要辨析极乐世界到底是报土还是化土,善导大师很斩钉截铁地说,是报土不是化土。是报土不是化土。那当然他这里也讲到了说,有圣言量来证,云何得知呢,不是他自己说的,善导大师的每一句开示都是有圣言量的,是佛说的。你看他讲这里讲到,「如《大乘同性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那大家看到了,这就是引圣言量,就是佛在这部经典里面直接说到极乐世界是报土,阿弥陀佛是报身佛。那我们现量、比量、非量、圣言量,那我们就听佛的,就不用怀疑了。这是正面来直接告诉我们。 其次,你看还有,「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有一愿言:」 「有一愿言」这句话有时候叫做「一一愿言」,还有一种版本叫「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句话的重点在哪一句呢?就是在「正觉」这两个字。为什么说不取正觉呢?四十八愿都有这个,设我得佛不这样就不取正觉。什么叫做正觉?就是圆满报身佛,因圆果满,就是所有成佛的事,每一件事他都做过了,都达到标了,这才叫果满。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么他才能够说这个叫做圆满报身,叫实报庄严佛。所以这里光这一句说不取正觉,由正觉就可以确定。 「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酬因之身也。那我们看,这就是圣言量的功德,圣言量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他从中可以提取胜境佛知见中的证据,来引导我们肉眼凡夫的不足。你看,我们如果读这段话就未必说,这怎么能证明说一定是报土报佛呢?善导大师就有这个法眼,他都说依这个本愿来判,阿弥陀佛净土就是报身的意思。很多的大德,古来的大德,就是因为四十八愿里面都有这样的说,设我得佛不取正觉,所以就可以确定说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因为阿弥陀佛是实报庄严身。这是第二段,第一段是直接引经文明说的,第二段是从这个经文里边来论证的。 我们再来看第三段,「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这个就更通俗易懂了,什么意思呢?在《观无量寿经》里边,上品三生往生的时候,经中都明文讲到说什么呀,说阿弥陀佛与,与,这里的这个论证点在「与」字了,就是阿弥陀佛与化佛前来接引。 那大家想想这就说明什么呀?如果说,这个比喻不知道是否恰当啊,比如说报身佛是父亲,化身佛是儿子,善导大师意思是,人家经典里面就说了,说父亲与儿子来同时接引,你现在,与儿子来接引,那就证明,只要儿子来了,父亲肯定就不是儿子,对不对?父亲就是父亲,儿子是儿子,父亲跟儿子来了,从中可见,父亲跟儿子一起来就说明,父亲一定是父亲,不是儿子。既然阿弥陀佛与化佛一起来,就说明阿弥陀佛绝不是化佛,而是报佛。就是从这一点来论证,这是第三段,以此文证,故知阿弥陀佛是报佛,极乐世界是报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 咒的力量比火箭还快,念得越快,感应越快
- 哪些职业佛弟子不能碰?这份佛陀就业指南太实用了
- 尊重别人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品德。
-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 在人生不断的相遇和错开中,你终会明白的12段话
- 太过执着有时候无异于作茧自缚。
- 原来这么多人都不自信啊……
- 破地狱的偈
- 宗舜法师:烧纸钱祖先能收到吗?佛弟子打开清明节的正确方式
- 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核心角色?
- 因果错综复杂,在不知道因果规律的情况下,很容易起邪见。
-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 德林老和尚:学佛的三不退
- 圭峰禅师答史山人十问
- 德林老和尚:学佛的人必须解行并进
-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 家里有“医宝”,真好!
- 孩子,你的未来终究是要靠你自己走
- 德林老和尚:起心动念无非是罪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