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3>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3>

1、楞严《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经第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套界主讲:慧律法师主讲。本藏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性>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3>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界再来,本藏我对生灭无常的性>世间彻底没有意见。

3、楞严底下注意听,经第这个是套界关键。当眼睛看这色尘的本藏时候,化作一念的性>执着,这个是生灭,[生]就是有增加,[灭]好像有减少,事实上,眼睛看东西,把眼睛闭上,其实都是心的影像,法尘诸位,统统在心,其实眼睛看色尘,就是心的影像,你增加东西,这个心观念开始说:我增加。

4、譬如你增加财产、房地产,我增加了很多。这个增加是什么知道吗。事实上并没有增加,在我们的心里面,建立了增加的观念,这个只是观念。

5、当有一天财产消失了,我们的心观念变成:我破产了。其实你的心有没有减少你的如来藏性从哪里生所以,我们这个相,幻化的缘起相会引发生灭心,注意师父现在在讲什么。

《楞严经》第七套:十八界本如来藏 妙真如性?3>

1、外在的相,会引发增、减生灭心;会引发有、无生灭心;会引发善、恶生灭心;会引发对、错生灭心。这样你听得来吗。

2、为什么六祖讲:不思善善,其实是心的影像,恶,其实是心的影像,有没有真正的善。没有;有没有真正的恶善,空无自性所以,不思善,不思恶,就这么时,是明上座本来的面目。为什么我们的面目是不思善善、恶其实是影像;但是,问题在凡夫来讲,善、恶会引发转世的好跟坏。所以,空无自性是要好好的做善事,这不能搞错。

3、是跟非是观念,观念是心的什么对、错是心的观念,观念是心的什么。是心的影像。没有实体可得,善恶、是非、对错、能所、我相、人相、众生相,凡所有相,都会化作内心里面的意识生灭心。

4、记住,只要是生灭,你统统要放下这样才有办法见性,关键就在这个地方,不放下生灭有为法,你一辈子修行不能成就。为什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5、因为借重于根的能缘的意识心,跟所缘的这个外在的相,会化作什么。化作心性上一念的执着的生跟灭,强烈的情绪——有、没有。会影响你一辈子,你永远没办法修行。那应该怎么样呢。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