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贼不把门打开,外贼是进不来的
在美国有两个法师,内贼一个叫恆朝法师,不把一个叫恆实法师。门打诸位有人听过了。开外他出家以后就拜佛。贼进他不是内贼在房间拜,他在外面拜佛,不把朝山,门打三步一拜,开外感动了很多人。贼进就去访问他: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内贼勇气,在大太阳之下顶礼呢?问他勇气哪里来。不把这两位法师就说,门打当你心灵当中那个本觉的开外觉性被启发的时候,你会跟我一样,贼进坚定地往佛陀的方向走过去。 当你的觉性被启发的时候,他的意思就是说,你现在妄想打得很多,烦恼很重,这都不是重点,这个是生灭心,因为你的主人还没有被启发。现在我们不是说贼很多,其实这个贼很多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的主人翁还没有醒过来,这才是重点。从大乘的角度是认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我们所有的爱取烦恼在哪里活动呢?就在眼前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在这六根门头当中,不断的产生爱取,耳朵听到一个音声就产生爱取,眼根看到一个色尘,心就开始动,就在这六根当中,开始产生爱取。所以说…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就是说:我们一念心性本来是常乐我净,为什么这些功德都失掉了呢?因为六根当中有贼,有这个贼在那边活动,就把珍宝给偷走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始劫来的众生世界(这个众生指的是正报的六根;世界指的是依报的六尘。)那么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产生了爱取的缠缚,我们就有所住。然后,最后的结果于器世间不能超越--使令我们六根的功能,就不能超越六尘的范围。 比方说,我们眼根就离不开色尘,耳根的活动也离不开声尘,乃至于意根的活动离不开法尘。我们不像佛菩萨能够六根互用,因为我们在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产生了爱取的缠缚。蕅益大师说--我们六根果然是有贼!蕅益大师把贼分成两种:一个内贼、一个外贼。说是--六尘这种五欲的尘境,叫做外贼,但是外贼它不能进入到六根、不可以,一定要有内贼,内贼它把门打开,让外贼进来,色不迷人,人自迷。 所以你要不是内贼通外贼的话,你的珍宝不会失掉,关键在内贼。我们今天产生过失,永远不要怪罪外境,你内贼不把门打开,外贼是进不来的。所以:修行完全是自我反省、自我调伏的问题,外境只是一个历缘对境的所缘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养此十二天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三)【讲义】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一)【讲义】六入即有情世间身心,前五根属身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二)【义贯】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
-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六)【讲义】[午二就喻详辨]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六)【讲义】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四)【讲义】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黎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 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义贯】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 随机阅读
-
-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九)【讲义】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同也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七)【义贯】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二)【义贯】阿难,汝且观此祇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三)【义贯】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三十六)【义贯】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一)【讲义】六入即有情世间身心,前五根属身
-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四)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一十四)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 只有一切顿捨,才能迸出净业种子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一)【讲义】二手于空相摩,即根尘相对,亦可指生灭不生灭和合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五十九)【讲义】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同也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四十五)【讲义】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
-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三十六)【义贯】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七)【讲义】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三)【讲义】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