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惟与邪思惟
【原文】 禅那者,正思此云「思惟修」,惟邪故称禅思比丘,正思是惟邪贵思也。经又言:「有思惟心,正思终不能入如来大涅槃海。惟邪」又言:「是正思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是惟邪病思也。所以者何?盖思有二:一正思惟,正思一邪思惟。惟邪无思之思,正思是惟邪正思惟也;有思之思,是正思邪思惟也。 又思有二:一从外而思内,惟邪背尘合觉者也。正思一从内而思外,背觉合尘者也。从内思外者,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无尽而真弥远也。从外思内者,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尽而还源也。由思而入无思,即念佛者由念而入无念也。 【演莲法师译文】 梵语禅那,华言译为思惟修,所以有称修禅的人为禅思比丘,这是表示修禅的工夫着重在「思」。可是《圆觉经》中又言:「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迴心,生轮迴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而且《法华经》也说:「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这是指出「思」的弊病。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思有二种:一种是正思惟,一种是邪思惟。没有思量分别的思,是正思惟;有思量分别的思,是邪思惟。 思又分有二种:一是把攀缘外境的思念转来观照内心,这是背尘合觉;一是把观照内心的意念移去攀缘外境,这是背觉合尘。由观照内心转而思量外境,不断地向外攀缘,思念越多,便离真心越远;把思量外境的意念转来观照内心,不断思惟,思惟达到了极处,便能转迷为觉、明心见性了。这种从有思而入无思的修养工夫,便是念佛的人由有念而入无念的境界。 竹窗随笔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 妙江大和尚:拜佛时保持什么心态功德才大
- 原来这样做可使母亲不用受地狱罪报
- 唯有积德,才是最好的风水
-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妙莲老和尚:念佛念了十几年还是没功夫,究竟有否用至诚心在念?
- 如祥首座和尚:参禅的两个障碍以及如何去突破
-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 如何拥有恐怖执行力?1个秘诀!
- 如果你做过盖洛普测试,强烈建议你做这件事!
- 妖怪为什么要吃「唐僧肉」?
- 如果不吃肉,吃蛋可以吗
- 原来这样做可使母亲不用受地狱罪报
- 善言善语也是一种修行
- 如何建立物业业主满意度提升的业务体系?
- 微缕供佛,得成佛道
- 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 如何发现你身边有“沟通”才干的人?
- 如何在新的一年里接财神、接喜神、接贵神?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