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和法执带来的障碍
【法界中有十,执和障碍不染污无明,法执治此所治障,执和障碍故安立十地。法执复次,执和障碍应知如是法执无明,于声闻等非染污,执和障碍于诸菩萨是法执染污。】 在一真法界当中,执和障碍由浅入深,法执有十种不染污的执和障碍无明,有十种的法执遮障。十地菩萨为了对治这十种遮障,执和障碍所以安立了十地,法执这个十地是执和障碍就着破除遮障而安立的。这十种无明,在小乘来说,它是不染污的,在大乘是染污的。这是因为他人生的目标有所不同:声闻人对生命的目标,他是以趋向偏空涅槃为目标,所以他对于积功累德、广度众生、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没有好乐,没有这样的规划。所以就着偏空涅槃来说,这十种障碍是不障碍的,因为他只要断除我执就可以了,他不要断除法执,因为法执不障碍偏空涅槃。 但是身为菩萨就不同了,因为菩萨所设定的目标,是要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所以说这十种障碍,包括我执障碍、法执障碍,对菩萨来说就是障碍,就必须要破除,因为你的目标是这样设定的,你就有更高的标準来要求自己。障碍是每一个人要面对的,逃避也没有用的,逃避到最后还是要面对。我们对障碍,第一个要了解:障碍不是外面来的,「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是我们心中的妄想、颠倒引生的。内心的障碍,在唯识学上说有二种障碍:一种是我执所带动的烦恼障,一种是法执所带动的所知障。 所以我们在破障的时候,这个空观,也是有我空跟法空的差别。我空观的空,是空掉你内心的自我意识,空掉你内心当中、在平等心中,你捏造了自我;你捏造了自我,你也顺便捏造了对方的那个人相;你在平等法界当中,你就自己想像自我跟对方的对立,然后就产生烦恼、产生罪业,这个罪业就招感果报,所以追根究底,是消灭心中的自我意识。 所以我空观它会破除烦恼,所以修习我空的目的,是会让你产生寂静安乐,它是偏重断恶。但是法空观不同,法空观是对因缘法的了解产生障碍,这是属于一种相的执取。比如说生死相、涅槃相、杂染相、清净相、增加相、减损相。所以法空观,我们所要了解的是:从生灭的、增减的、垢净的对立,把它会归到心性,知道这整个对立,是一念心所变现的,他的内心是没有真实的体性,叫自性空的,是心的一体二面的东西。所以我空观是成就寂静安乐,法空观是成就万德庄严。 所以你的法执愈重,就会障碍你修习善法、度化众生;你的我执太重,就障碍你心中的寂静安乐。这二个是不同的。不过从修学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个观照力,佛法的意思就是要你修「捨」,弃捨的捨,而不是叫你「得」。我们一般人都是愈追求,好像你愈满足;但是佛法意思就是,你捨掉自我意识、捨掉法的对立,你就得到大安乐。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去思考,佛法是先捨,然后才有所得,是这个意思。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首楞严王三昧对治的重点
- 梦参老和尚:临终时这样修很殊胜丨地藏菩萨的临终修法
- 梦参老和尚:这是最高的密法,你随时这样体会,学什么都能入
- 梦参老和尚:念上一千声地藏圣号,拿这个法供养,福德不可思议
-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 梦参老和尚:为什么客厅不要搁佛像,你知道吗?
- 母亲老了,这些话请不要说!
- 梦参老和尚:听经,听一遍跟你自己看一遍绝不一样
- 修行人要把人我是非捨掉
- 梦参老和尚:一听见地藏名号马上就合掌,就有这么大的功德
- 正月十五丨元宵节与佛教的渊源
- 正月初五迎财神丨佛教里的这些财神你认识吗?
-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 梦参老和尚:在家弟子不精进,业障很重,怎么办?
- 杨绛说∶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 梦参老和尚:读这部经,你的财产能受到保护,不损失
-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莲华里做什么呢
- 梦参老和尚:你命好,一旦做恶事马上就变了
- 死,并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好死和恶死的问题
- 每天笑一笑,烦恼都甩掉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