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佛因地修忍辱,捨身饲虎行菩萨道
你看你们读《金刚经》,释迦捨身饲虎萨道「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佛因我于尔时无我相,地修无人相,忍辱无众生相,行菩无寿者相,释迦捨身饲虎萨道何以故?」若当时「有我相,佛因人相,地修众生相,忍辱寿者相,行菩应生嗔恨」。释迦捨身饲虎萨道佛陀在因地作忍辱仙人时被国王割成那个样子心里都不动一念,佛因不要讲骂他喽,地修乃至念都不动一念,忍辱这就是行菩行菩萨道的榜样。 当时有护法神在天上看着,心里来火了:你这个无道的国王!马上起风下冰雹向歌利王身上打。 仙人还劝解道:「护法神啊,你不要发火啊,他虽然割截我的身体,但是我对他没有一念嗔恨心,我如果有念嗔恨心,我的手、腿、鼻子、耳朵就不能还原了。」护法神就把冰雹停下来,他自己耳朵、鼻子、手、腿都还原了。歌利王两手脱下来不能动了,《金刚经》上就记载这个事,我们就从这一点讲,行菩萨道的人心量何等之大! 《贤愚经》上记载的一件事又是不得了啊!释迦佛过去因地上做国王的三太子,长得相貌最漂亮,在家里也是最听话的一个。那天他父母亲带他到山上打猎游玩,三太子乱跑,看到有一个老虎,生了七个小虎,又饿了几天,没得吃,老虎也睡在那里不动,七个小虎也要死了,他看着可怜啊,「这个众生我要是不救他估计就不行了。」 他把自己往那里歪,老虎不敢吃,因为他是菩萨化身的,身上有香气。他想了一想,拿刀往自己身上划,血流了出来,老虎和小虎闻到血味就吃了,七只小虎加一只老虎就把他吃完了,只剩骨头。他的父亲就派人找,三太子到哪去了?找到以后看他的衣服还在那里,不得了,回报国王,三太子被老虎吃了。他带着刀怎么还给老虎吃了呢?凭他的武艺一只老虎根本吃不了他。 结果,看到他用血在石头上写的字:「父王,我捨身的时间到了,这个老虎饿得要死可怜啊!我捨身给他,希望你们不要伤害老虎。」一看这个血书,他父亲抱着石头哭啊。那些宫女回去告诉他母亲,他母亲还得了啊,哭得晕死过去。 后来他父母就在这里把他的骨头埋起来,起个塔。那个塔若干年以后沉了下去。 到了释迦佛成佛的时候,一天和阿难尊者一起从那里走过,那个塔从地下冒了出来,释迦佛见到就拜。阿难就问:「世尊,您是人天教主,四生慈父,三界导师,您怎么拜这个塔?」 世尊说:「你不知道啊,这个塔里是我往昔行菩萨道时,捨身饲虎的尸骨。今天我到这里来,他见到我来了,因为过去这是我的身体啊,就从地下涌出来迎接我,所以我要拜这个塔。要不是当时捨身饲虎,行菩萨道,我哪有今天成佛啊!」这个在《贤愚经》上,在《大藏经》上,你们翻开看看,这就说明行菩萨道的大菩萨,心量何等之大! 今天在座的你们对照自己,我们能做到这样的千分之一吗?不要说叫你捨身餵虎了,就是人骂你也好,打你也好,或者是伤害你一点利益也好,你能不能不起嗔恨心?不恨他?能不能这样做到?要是能这样做到,你的心念就渐渐向菩萨道、向大慈大悲心靠近了,你那个菩提树就渐渐成长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 虚云老和尚:闻钟卧不起,护法善神嗔。现世灭福慧,死后堕蛇身!
- 这是一件揪心的事
- 虚云老和尚正月十五开示: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当年错用心
- 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 调心,消业障。尽快出发,行起解绝
- 调心,消业障。尽快出发,行起解绝
- 邪淫的时候,观想这六种画面。然后告诉我,你还戒不了吗
- 一辈子造罪业,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 金刚经总说合集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 法用分第四
- 虚云老和尚:《坛经》中“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 为什么要做早晚课?能得到什么利益
- 虚云老和尚:自恨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 跑步是一项比较快乐的事情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合集)
- 《阿弥陀经》所被根机之信愿
- 金刚经受持法略说【上】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 果德分第五
- 避免失望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有所期望。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