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分段贯释——心具足分第十九【下】
1、金刚经分具足《金刚经》分段贯释——心具足分第十九【下】。段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总共六次翻译,释心而世间读诵者,分第每每喜奉秦译本,金刚经分具足主要是段贯因为秦译本文之简洁利落过去古今文人注释,多至数十家,释心大多重视消文释义而疏于述义,分第于般若宗旨渐行渐远。金刚经分具足 2、段贯般若者,释心心华妙谛,分第无实无虚,金刚经分具足密密深深,段贯千圣不识,释心哪里是一家之私言可穷尽其奥妙。芯记禅院公众号发愿方便读诵受持者,择其现前资料方便,刊发王骧陆上师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门以及《金刚经白话述义》,《金刚经受持法略说》共八部分,另外收录刊发六祖大师等的注解,台湾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讲义,做出一个有关《金刚经》的合集,以飨读者,方便受持读诵者。 3、鉴于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错误。希望读者海涵。心具足分第十九【下】。 4、【分义〔戊〕】谓正行,言行住坐卧者,乃幻身之幻动作也。如来者,妙心也,本无来去生灭,安得以来去坐卧之相,指为如来耶。而世间一切相,大之世界,小之微尘,总不离法界性,立此一合相,况微尘世界,根本即不有,若依之而更立所谓一合相者,尤不可说矣。惟以妙观故,一合相者,即一法界之实相也。 5、因无一处不是如来,以肉眼观故。一合相者,凡夫认为实有而贪著其事矣,故当一切时,一切不染,乃行住之至净者也。【经文】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如来者,无所从来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须菩提言,甚多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1、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 2、【注释】此分仍言心不取相,谓如来者以本不生,故曰无所从来,以终不灭,故曰亦无所去,但此一来一去,若坐若卧,乃微尘世界幻化之一合相耳。此一合相,在明心解义之菩萨视之,即亦非相,是名一合相耳。此一合相,可慧见而不可言说,在凡夫,以肉眼分别之,即认为实有。 3、故有人言,如来有来去坐卧之相,是执来去坐卧为如来也,不知世间一切幻相,散之为三千大千微尘,合之为三千大千世界,散合都幻,非有实体,不得已,假名之曰一合相耳。至如来之幻身动作,约幻相言之,自有来去坐卧,如自天而降为王太子,弃王位入道,山中六年,登金刚台,睹明星成佛,说法四十九年,双林示疾而逝,分布舍利等等,不必定执无诸来去相也。但约实际言之,尽十方虚空遍法界,终不出如来藏性之所建立,由微尘而世界,由世界而微尘,一切一切,皆属虚妄;即如来四十九年来去之幻相,亦属以幻度幻,终非实有,佛故不立微尘世界为微尘世界,但存诸名而已。是以世界为实有者,只不过是一合相,而此一合相者,即是实相,不可执取,不可言说也。 4、今之行住坐卧诸相,亦为一合相耳,心无执取贪著。如是五正,不离此心,心毕竟不可得。 5、具足者。《金刚经》分段贯释——心具足分第十九【下】
《金刚经》分段贯释——心具足分第十九【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 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
- 洞山良价禅师《心丹诀》
- 界诠法师 :你心不安都跟福报有关系,莫名其妙就自己起烦恼
-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 盖洛普优势丨如何找到一个人的核心驱动力?
- 生病真正的原因
- 盖洛普优势丨如何找到一个人的核心驱动力?
- 判断众生是否往生,唯一标准是头顶热吗
- 生命就是一场体验
- 界诠法师:哪一部经说超度要写上名字、生辰八字,佛才能够加持?——没有的事
- 界诠法师: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 漫威“黄蜂女”皈依:远离名利步入佛门,感到很充实
- 生活需要回归简单
- 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
- 舍利弗成佛的国土有什么特点
- 生命不必如此沉重
- 界诠法师 :你心不安都跟福报有关系,莫名其妙就自己起烦恼
- 相处的最高境界就是彼此成就和舒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