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修行实践

《楞严经》第十三套:?2>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楞严经》第十三套:?2>道场加行

1、楞严《楞严经》第十三套:。经第加行净明2>道场加行,套>四种清净明诲,道场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种清道场加行,楞严四种清净明诲主讲:慧律法师主讲。经第加行净明

《楞严经》第十三套:?2>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2、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道场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种清

3、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加行净明[谓身之淫机,套>由心使作,道场心之淫机,种清由念弛放,必使一念不生若使能断之性犹存,而所断缘影仍在,终非杜绝,必使断性亦无,方称药病双除,始为无病人也。

4、正如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矣。即此无幻之性,方合于佛果菩提,菩提佛所证之如如智,斯可希冀矣。

5、此与上科涅槃,乃理智一如。《宝镜疏》云:身断淫,律仪戒也;心断淫,定共戒也;]定共戒,也就是定中有戒,叫做定共戒;心定,他就是持戒,叫做定共戒。[断性亦无,]就是没有能所,一切法无生。[道共戒也。

四种清净明诲

1、]道共戒就是证量,有证量就具足了戒律。也就是:悟道的人,自然与戒共存,叫做道共戒。

2、定共戒就是:定中就如同有持戒律的,叫做定中有戒,心定等同持戒,这个定是出自于本性的定。断性亦无,道共戒,意思就是:有证量的圣人,自然戒律具足。

3、悟道自然与戒共存,叫做道共戒。[初曲分损益之相竟[辰二判决邪正之说]【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此判决邪正。以当机深防,未来邪说乱正,魔佛难辨,而求说辨魔规则,佛则以四根本戒,以辨验之,令末世修学。

4、如我此说,修三摩地,先断心淫者,是则名为佛说。不如此说,或行淫不碍真修,是即波旬说,]波旬就是魔王。[速当绝之。

5、]应当速速的断绝之,[波旬讹也,]“讹”就是错误的观念,这个魔错误的观念,波旬讹,讹也就是说:因为翻译的经典,朝代不一样。底下说:正,正确的讲法不是波旬,[正云波卑夜,]翻译成中文叫做恶者,[此云恶者。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