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杖功用与功德
从今天开始,锡杖我们将进入《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行」的功用功德学习。这部分内容讲的锡杖是,菩萨在乞食途中是功用功德如何发愿的,包含五十五愿,锡杖大分三段,功用功德即「游涉道路」十二愿、锡杖「所睹事境」十九愿、功用功德「所遇人物」二十四愿。锡杖 「游涉道路」部分主要是功用功德讲,菩萨在乞食的锡杖路上,随所遇路况不同而发的功用功德愿。今天先来学习这部分的锡杖第一愿,总偈颂第四十七: 手执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这首偈的功用功德大意是: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準备去乞食,在拿起锡杖的锡杖时候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设布施大会(大施会),平等念及怨亲,广行布施,以此开显清净的真实之道,得见真如实相的妙理。 手执锡杖:「锡杖」是比丘在乞食或游行时随身携带之物。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执锡杖,并教导出家佛子,也执锡杖。为什么要执持锡杖呢?《锡杖经》中说:「是锡杖者,名为智杖,亦名德杖。彰显圣智故,名智杖;行功德本,故曰德杖……是故汝等咸持如法。」 根据经论记载,锡杖有多种功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供年老、病弱的比丘拄锡杖而行。 第二,驱赶毒蛇、恶虫等。佛令比丘在道行时摇动锡杖,警觉地上的虫蚁等及时迴避。 第三,提示施主。比丘在乞食时,锡杖又有打招呼叫门的作用。比丘乞食不可直接打门,应摇动锡杖两三遍。如果屋内没人回应,应到下一家乞。通常,愿意布施的人听到锡杖的环声,自会开门供养饮食。 《华严经疏》中说:「锡者,轻也,明也。执此杖者,轻烦恼故,明佛法故。」可见,佛法里的每件法器都有表法的作用,都值得我们恭敬、护惜。 讲一则「锡解斗虎」的故事:北齐时期的僧稠禅师(480-560年),河北巨鹿县人,年仅二十八岁便考上了太学博士,不久之后就出家了。一次,他前往河南王屋山修习禅定,路上见到两只老虎,正在为争夺一只羊羔而厮杀搏斗,吼叫声震撼山谷。禅师见此,悲心顿时生起。于是,他举起锡杖向两虎之间投去,两只老虎就这样被锡杖分开了,乖乖地丢下羊羔,各自散去了。 可谓:锡杖功德有多多,见闻得度获解脱。善用其心慈悲行,一路菩提一路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