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七十)【义贯】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1、共读贯阿伽瓶国识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两孔二佰七十,开示【义贯】阿难,佰义譬如有人取频伽瓶,难譬塞其两孔,有人远行用饷阴当满中擎空,取频擎空千里千里远行,满中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知亦。楞严经讲义是共读贯阿伽瓶国识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楞严两孔,这两部开示是开示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 2、佰义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难譬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有人远行用饷阴当有修之仁者,各位高僧大德,开悟见性的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 3、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严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 4、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 5、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 1、注释:【譬如有人】:喻众生。【频伽瓶】:[频伽]为迦陵频伽之略。迦陵频伽为一种鸟,译为美音鸟、好声鸟、妙音鸟。此鸟原产于雪山中,此鸟当其犹在卵壳中,未出壳时,即已能鸣,其声美妙,胜过一切鸟,故称美音鸟。 2、印度人常以此鸟之形作成瓶,称为迦陵频伽瓶。在此为比喻众生之妄业或妄业所成之根身。【塞其两孔】:[两孔],比喻理与事。 3、理不通达,事也不造作[塞其两孔],比喻隔断理与事,修学佛道,这二个字是很重要的,理跟事要兼备的。你说修行要拼,就是事修,理就像眼睛,理如目,事如足,这个道理你不懂,就等于你没有眼睛,没有眼睛,你要走路理如目好。你有眼睛,可是你要到达目的地,你要实修啊,不是只有听经闻法、要好好念佛啊,好好的用功。 4、比喻隔断理跟事,令起我、法二执,而成二障,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是对人生观的迷茫;所知阳是对宇宙观的迷茫。所知障有多重解释,我们后天所学习的知识,就是所知障,所知道的,障碍自己的清净自性。所知障也可以说我们所知道的种种的法,却障碍了我们的本性执法以为实嘛。因此形成内外隔断之局。 5、【满中擎空】:[满中],整个瓶子中。[擎][空],喻第八识,以八识本是空性,故以虚空比喻第八识。此言,此人将瓶子的两个孔塞起来,使内外隔开来,他便以为已把整个瓶子都装满了一瓶子的虚空,凡夫以色身隔绝外界,便以为色身中之藏识为我所有之内法,有别于外一切法,共读楞严开示
二佰七十【义贯】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为何经论多指归极乐
- 相信自己
- 舍,可以养福;静,可以益寿。
- 界诠法师: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 供佛斋僧心坚定
- 界诠法师:若福报不够,想尽办法亦难致富发家
- 绍云长老:到四五十岁就要渐渐断除夫妻淫事,否则想往生就难了
- 绍云老和尚:这个人打坐瘦了将近一百斤,他就有那个决心和毅力
- 照看你自己的心
- 界诠法师:佛法里面没有讲听闻正法只能听一个人的,没有这样说
- 第二渐次这里明心见性
- 画中禅机:《十牛图》
- 金色僧人代受刀灾,父母由此深信佛法
- 绍云老和尚: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 法藏法师:佛教不主张且极力反对“安乐死”!
- 绍云老和尚讲述∶ 体光老和尚住山洞苦修的故事
- 修行必须下苦功夫
- 绍云老和尚:我们无量劫来,都是堕三途的时间多,在人道的时间很少
- 生命若不是终点,请微笑向前。
- 画中禅机:《十牛图》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