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大师:虽变起他佛之形,即是自相分故,变与不变,皆是一心
1、永明大师:虽变起他佛之形,即自皆心即是相分自相分故问:即自心成佛者,还立他佛不。故变若决定不立,不变则无诸佛之所威神建立、永明加被护念等。大师答:以自心性,虽变遍一切处故。起佛 2、即自皆心所以若见他佛,相分即是故变自佛,不坏自他之境。众生如像上之模,若除模何者。虽见他佛,即是自佛,以自铸出故,亦不坏他佛。以于彼本质上,虽变起他佛之形,即是自相分故所以因众生迷悟二心,有见不见自他之理,若约真性,迷悟何从,自他俱泯,以法身无形,无自他相见之相。 3、古德云:“迷有二种:一、心外取境,生想违理,故不能见无相之佛;二、取内蕴相悟有二种:一、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情破理现,则见舍那身二、了蕴性相,则见自心之佛,与舍那非一非异如天帝释不修天业,宫殿何以随身。转轮王不作王因,七宝无由聚集是以《华严经》云:“‘佛子,一切如来,同一体性,大智轮中,出生种种智慧光明。佛子,汝等应知,如来于一解脱味,出生无量不可思议种种功德。 4、’众生念言:‘此是如来神力所造。’‘佛子,此非如来神力所造。佛子,乃至一菩萨,不于佛所曾种善根,能得如来少分智慧。 5、但以诸佛威德力故,令诸众生见佛功德,而佛如来,无有分别,无成无坏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宝藏论》云:“夫所以真一无一。或有人念佛佛现,念僧僧现,但彼佛非佛非非佛,而现于佛,乃至非僧非非僧彼妄心。不觉自心所现,圣事缘起,一向为外境界,而有差别,实非佛法僧。 1、”乃至“譬如有人,于大冶边,自作模样,方圆自称,愿彼融金然则融金,虽成形像,其实融金,非像非非像大冶金,即喻如来法身。模样者,即喻众生希望故以念佛和合缘,生起种种身相,然彼法身,非相非非相本无定相。何谓非非相然则法身,非现非非现,离性无性,非有非无,非心非意,不可以一切量度也,但彼凡夫随心而有,即生现佛想。 2、一向谓彼心外有佛,不知自心和合而有。或一向言心外无佛,即为谤正法也释曰:“何谓非相。本无定相者。 3、以因心所现,外相无体,从心感生故云‘本无定相’。何谓非非相。缘起诸相者,既称无定,但随缘现,因缘和合,幻相不无,故云‘缘起诸相’。 4、若能不生分别,不执自他,内不执有而取诸蕴,外不执无而谤正法,则开眼合眼,举足下足,非见非非见,为真见佛矣《宝性论》云:“依佛义故,《经》云:“佛告阿难言:‘如来者,非可见法,是故眼识不能得见故。依法义故,《经》云:‘所言法者,非可说事,以是故非耳识所闻故。’依僧义故,《经》云:‘所言僧者,名无为,是故不可身心供养故知三宝,如虚空相,非见闻之所及,则众生之心佛,度佛心之众生。若有一法对治。 5、故六祖云:“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选自《宗镜录》卷十七。永明大师:虽变起他佛之形,永明即是大师自相分故,变与不变,虽变皆是起佛一心
永明大师:虽变起他佛之形,即是自相分故,变与不变,皆是一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贪恋娑婆修行的功德不想往生可行吗
- 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 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成佛不能分内外
-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 每天定一些功课把它完成,慢慢功德就有了
- 成事不必在我,随喜一切功德
- 为何会有「鱼鸟龟蛇」这类卵生众生
- 归心净土的杨杰居士
- 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 为什么越念佛越觉得杂念纷飞
- 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你不是妄想的对手
- 如此三法,可以期生净土
-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 多善根福德因缘来自于阿弥陀佛
- 佛门泰斗传印长老安详示寂
-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 三藏十二部经,没有看到哪部是讲气功的
- 为人助念,即是成就他人作佛,功德难思
- 出家后请记住以下十条黄金定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