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乞食空钵而回的因缘
一次,佛陀比丘们问佛:「世尊!乞食您成正觉后,空钵曾入娑罗聚落乞食,佛陀却一无所得,乞食空钵而还;这是空钵什么样的因缘呢?」佛陀回答:「这是如来在过去生中所作之业,今生因缘成熟故感此报,佛陀必须自受,乞食没有任何人能相代。空钵比丘们!佛陀世人造作善恶之业,乞食皆于自身五蕴、空钵十二处、佛陀十八界中招感异熟果报,乞食并非外界地水火风令其受报。空钵」并说一偈颂:「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佛陀告诉大众:「久远以前,有一座波罗痆斯大城,城中有一个年少婆罗门行者。当时有一位独觉圣者住在波罗痆斯城施鹿林中,名叫乐寂。在无佛之世,独觉圣者出现世间,住于閑静之处,观外因缘而自悟圣道,哀愍贫穷,是众生布施供养的唯一福田。当时,这位乐寂独觉每日清晨都会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有一次,年少婆罗门行者来到城中一位长者家乞食,但空无所获;不久,乐寂独觉也来到这位长者家托钵乞食。婆罗门心想:‘我倒要看看,这个出家人能乞得些什么?’于是悄悄跟在独觉身后,进入长者家中,藏身在门侧窥看。 长者的妻子见到乐寂独觉身心端严寂静,净信之心油然而生,随即捧着满满一钵的精妙饮食,恭敬地奉上独觉圣者。圣者接受了供养,正要出门时,等在门边的婆罗门对他说:‘出家人!我想看看你得到的食物。’当时独觉圣者并没有作意观察,不知对方怀有恶意,便让看他钵中的食物。年少婆罗门一看,心中既嫉妒又憎恨,立即伸手将钵打落,又用脚践踏散落一地的饮食。独觉圣者问道:‘贤者!您为什么要毁坏这些食物呢?如果您需要,我一定会将食物奉予您的。’年少婆罗门又以种种粗恶言语辱骂独觉圣者。乐寂独觉虽然失去饮食,但心中调和柔顺、没有丝毫瞋怒,又回到施鹿林中继续修行。 诸位比丘!这位年少婆罗门行者,就是我的过去身;我当时因为心怀嫉妒,而使独觉圣者不得饮食。由于造此恶业,使我在往后的百千万年之中,经常投生地狱,受尽种种苦报;直到今生仍有残余的业报,以致于我虽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入娑罗村乞食时,却一无所获,空钵而还。」 典故摘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八》 省思: 因缘果报,是真实不虚的道理。佛法云:「欲知过去因,当观现在果;欲知未来果,当观现在因。」三世因果丝毫不爽,自己造作的一切善恶业因,果报现前时,还是由自己承受,没有任何人能相代。明白因果之理,就知道唯有在因上努力,才是最踏实的;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要时时返照自心、检讨反省,将心中的烦恼化除,使身口意三业清净,若能如是坚持行之,人生必能步步光明!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坐的基础
- 共读楞伽开示(四十一)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零五)【注释】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所说心意意识,五法自性相、一切诸佛菩萨所行
- 原来一个月可以做这么多事啊(9月复盘)
-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 印光法师:大病多由杀业而得,而淫欲是大病的催命符
- 印空长老尼:禅堂坐一支香有一支香的功德,不会白坐,能够坐香是消灾加寿的
- 共读楞伽开示(六十)云何国土乱?云何作有见?
- 华严三圣与华严五祖
- 别着急批评“直男”老公,他可能有这个优点!
- 净极光通达
- 印光法师:大病多由杀业而得,而淫欲是大病的催命符
- 各宗要略——真言宗
- 原来一个月可以做这么多事啊(9月复盘)
- 净慧老和尚: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 共读楞伽开示(二百零七)【诠论】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言:“四因缘故眼识转。何等为四?谓自心现摄受不觉、无始虚伪过色习气
-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 印灵禅师解读公案:我是驴子
- 共读楞伽开示(五十三)云何最胜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胜为我说
- 南怀瑾:男孩子千万别玩这个,玩这个一定会短寿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