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重要性
阿弥陀佛保任一件事,阿弥这个事很重要,陀佛就是临终临终接引。临命终时,接引阿弥陀佛前来接引,阿弥这对于我们是陀佛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要知道临命终时,临终生死关头,接引如果靠自力修行,阿弥自己修行的陀佛功夫很难得力,甚至整个的临终就被业力牵着走。一生没有修行,接引造业的阿弥众生权且不论,就是陀佛那些很有修行的人,道心很坚固的临终人,如果临命终时,他的烦恼习气还没有完全除尽,仍然要随他业力牵引去轮迴。 所以知道在这个生死关头,靠自力很难脱离三界,我们才知道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临终接引是何等的重要。这一愿发得是非常慈悲,也非常周到。如果没有临终接引,只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地方,在西面,但地方很远,有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其实你就指出了方向,要我们自己去,我们也很麻烦。 我们这个神识一离开身体,到哪去呀?飘飘蕩蕩,那就滑到中阴身阶段,你还能做主宰吗?这生死关头,为什么难以把控?就是第六意识就不起作用了,前六识都进入死亡的过程了。为什么临终的人,你就是家亲眷属在他面前,他都认不出来?认出来是第六识的辨识能力。辨识能力消失了,但这神识还没有最后离体。 第六识原来在掌控局面的时候,就等于这个国家有一个国王在掌控局面,天下比较有秩序。结果忽然这个国王不在了,这些乱臣贼子就开始起来作乱了。这类似于无量劫的业力种子翻卷起来了,控制不了了。那就是随哪个业,当下你的心最重,就跟着去。这里很麻烦的事情。所以为什么轮迴不休啊?就是没有他力的接引。 所以,十九愿在告诉我们:这个临终接引,我们就放心了,就不会有中阴身。是阿弥陀佛拿着莲台,有时是观音势至拿着莲台过来。然后,念佛人的神识,因为阿弥陀佛现前他就放光,或者手上放光,或者眉间放光,然后这个光就有摄取之力,摄取这个行人的神识就到了莲台里面。这样莲台就闭合,一闭合,就弹指间,一念间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了。那进了这个莲台里面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了,因为这时候这个境界就是极乐世界的境界,已经不是三界轮迴的情形。 这时候,冤亲债主来了他也无可奈何,你到莲台去了。现在很多人也担心临终的时候冤亲债主很多,很害怕,确实《地藏经》也告诉我们,临终的时候,多有那些冤亲债主化作你的亲人,诈亲含笑,引你到三恶道里面去,是有这种情况。但是净土法门超越了这种情况,因为你信愿念佛,临终是感得阿弥陀佛现前。阿弥陀佛一来,观音势至圣众前来,盛大的场面,光明炽盛,所有的冤亲债主都靠近不了。这时候,弥陀的光明就让你非常稳妥随佛往生。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临终感应道交的局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寺院有哪些「职位」?「人事变动」分哪些程序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 果德分第五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合集)
- 这样发挥个人优势,执行力瞬间提升10倍!
- 对治内心有所得的执着
- 这样持咒,凭咒音能打通全身气脉,念咒功德更大!
- 话头易参 疑情难起
- 远离消耗你的人,才能为精神减负。
-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 虚云老和尚:你做再多的功德也不如去做这一件事
- 虚云老和尚:闻钟卧不起,护法善神嗔。现世灭福慧,死后堕蛇身!
- 达摩祖师《安心法门》:原文+译文
- 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 谛闲大师:如何念佛,最为稳当
- 达摩祖师《皮囊歌》,破迷开悟,参透得福
-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 见性不难 难在放下
- 虚云老和尚亲闻:四位前世为僧,但后世不愿出家的案例
- 都贶居士悟道因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