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境验心,二六时中都要检验
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历境验心,时中二六时中检验检验,都检用功有多少时间?不用功有多少时间?打妄想和用功的历境验心时间,比较比较哪个多哪个少?哪个佔优势?时时刻刻要检验,时中这全靠自己。都检别人只能告诉你用功的历境验心方法,真正用功全靠自己。时中 据说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发心用功的都检时候,到斋堂里添好了一碗饭一碗菜,历境验心他把菜碗端起来当饭吃,时中饭碗放在桌子上用筷子夹,都检他这个人在斋堂吃饭的历境验心时候功夫已经现前了,没别的时中,就是都检功夫熟了,拈来便用。我们学别人学什么呢?就学他那个认真,学他那个踏实!这古代的祖师,他们也都是从不纯熟达到纯熟。 古人在哪儿一住,就是十年二十年不动,这叫「久参有禅,久住有缘」。你这里住几天,那里住几天,你怎么用功呢?还有人嫌功夫慢,想快一点,这也不行。菩萨用一个功夫就是多少大劫,你用这几天就嫌烦,这个可惜呀,没有个长远心。佛说的任何一个方法都能了生死啊!你既然发心出家了,就要认真修行,要踏踏实实把功夫弄个水落石出,今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总之要弄个踏踏实实,没有不成功的。 公案上有个法常禅师,他闻到马祖说即心即佛,他就明白了,就这么一句,他就明白了。可他明白是明白了,还没达到实际,要行解相应才行。「见道方修道,不见云何修」?见道是修道的开始。 前边这些祖师,他们就是很实在,闻到认準一个法门就踏踏实实去用功,三十年五十年不变。我们总想省点劲,总想一开始就得很大的好处,总想赶快成佛,这成佛不是你想成就成的呀,要三十年五十年不杂用心哪!我们现在这个心多杂呀?赵州禅师亲近南泉开了悟,还要三十年不杂用心,香林禅师四十年才打成一片,四十年哪!不是你这样到禅堂来走一下,马上就成片了,没有那么快,你想快不行。 什么是杂用心?你今天用用这个法,明天用用那个法,那都是枝叶。这个时代弄成这个样子了,到哪里去找一个善知识呀?现在也方便了,坐火车、坐飞机,一天能走几个省,你找到没找到呢? 古代人参学,跋山涉水,费尽草鞋钱,自己有几个钱都买鞋子穿了,闻听善知识道风,不远千里而来,心心常在道,念念不离宗,一天到晚都在道中行。你现在是不是念念依靠佛菩萨,依靠善知识指一条明路呢?可能不是。时代不同了,人心也变了,你即使找到一个善知识,人家和你讲明白了,你也不见得明白。马祖不是说了吗?即心即佛呀,你向外求怎么能行呢?即心即佛,是心作佛,自己就是佛啊,你到哪里去求?往外求不行啊! 想了生死总是个好事,什么是生死?妄想烦恼,长长短短,人我是非,起心动念这些都是生死啊!生死把我们包围了,古来人不得己,要看个话头,对这个话头,多少年来,人们看法也不同,认识也不同,诸方这些善知识,这些老和尚各有各的见解,各有各的看法。古人说:行也禅,坐也禅,那就是功夫用得恰当,功夫有力量了,有了力量,就把烦恼妄想摧走了,转成了一个正念,这时磕着碰着都可能悟道!你功夫没用到火侯,你只顾分别人我是非,长长短短的,就是磕着碰着也不行。 用功是什么?用功就跟那木头人一样,外边的音声色相入不进,内里边不动。古人说,你如是,我也如是,彼此的见解,彼此的受用达到一致。说是用功,现在基本来说尽是打妄想,就是看一两本经,也体会不到经的义理,我们想学习教理,学习教理要依义不依语,要善解善会如来义,明白就好,不明白就赶快持戒坐禅,弄个水落石出,也不辜负我们出家一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为至心
- 界诠法师:短期出家要慎重考虑
- 盖洛普优势丨“交往”才干靠前的人,竟然大部分是社恐?!
- 盖洛普优势X工作效率丨如何从分心泥沼中脱身,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 界诠法师:短期出家要慎重考虑
- 直觉、灵感、第六感与佛法唯识的关联及实修指导
- 盖洛普优势X工作效率丨如何从分心泥沼中脱身,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 没有方向的人生都是在自我消耗
- 界诠法师:哪一部经说超度要写上名字、生辰八字,佛才能够加持?——没有的事
- 盖洛普优势丨 如何判断自己更适合哪种工作和副业?
-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 看见恐惧背后的恐惧
- 焦虑的时候,就狠狠做这类事!
- 盖洛普丨从优势视角看亲密关系
-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 界诠法师:一点不恭敬,还想要从佛法当中得到利益,怎么可能呢?
- 甲辰年四月初八丨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日
- 生命就是一场体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