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16>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

1、楞严《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经第七处征心,套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妄识无处破妄识无处,处征七处征心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心>

《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16>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破

3、妄识无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处征《楞严经表解》,心>诸位先看《表解》二0页,楞严把它归纳起来就更清楚。经第诸位看,套破楞严三定的方便——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各有最初方便、初方便、方便。

4、念一下:妙奢摩他——一、破识显根为最初方便;二、会四科融七大为初方便;科融七大为初方便;诸位看,楞严三定的方便——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各有最初方便、初方便、方便。

5、念一下:妙奢摩他:一、破识显根为最初方便;二、会四科融七大为初方便;三、究三续穷五大为方便。这个妙奢摩他——是为圆悟藏性之方便。妙三摩:一、道场诵咒为最初方便;二、从根解结为初方便;三、一门深入为方便——这是为证圆通体之方便。妙禅那:一、三渐次为最初方便;二、干慧地为初方便;三、五十五位为方便,为成菩提果,菩提果就是佛、佛果你由这个可以知道,要成为一尊佛有多难。

七处征心?16>

1、哪里是我们现在简单念一念、搞几个文字游戏就可以解决的。你看要成佛有多困难。要多少劫才碰到一尊佛。

2、佛有多么的了不起、有多么的伟大,成佛有多么的不简单,值得我们这样的赞叹、推崇。底下,【本经三定别名,仍存梵语者,即尊重不翻之例。】也就是尊重,尊重它们,所以不翻,尊重印度的梵文,所以不翻译,叫做尊重不翻,“不翻”就是不翻译。就是:奢摩他、三摩、禅那是梵文,我们为了尊重它,所以,我们不翻译,是这个意思,叫做尊重不翻。

3、【此三名最重要。余前云,此三名不可用止观释之,非谓天台止观之不善,】也不是说:天台宗的止观不好。【余】也就是圆瑛法师,一开始【先习天台教观,十分敬佩,后见台宗,宏法人多,贤宗】就是华严宗,【少人提倡,故复学贤首,】所以,就学这个华严。

4、【二宗并重,】天台跟华严并重。【绝无门户之见。】这个是任何一个修行人应该有的涵养,绝对不能有门户之见,八大宗派都不能离开佛的心,所以,不能有山头主义、门户之见。【实因研究本经正文,如来以舍识用根,为修楞严要旨,所以三番破识,全破其妄;】全破其妄意思就是说:你安立任何的空、假、中,这个统统叫做意识心;你修止,也是意识心;修观,还是意识心,因为本来无所止、本来无所观。

5、所以,师父刚刚前面讲的:什么叫做楞严大定所以,止,你还有一个东西可以止了;观,你就变成能观所观了,那这样要搞到什么时候呢。有能止所止,有能观所观,能所患无穷的过患,它是“绝对”,“绝对”就没有东西可以止啊,“绝对”就没有东西可以观这个就是止观没有办法解释如来藏性,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它是绝对因为止有能止跟所止;观有能观所观;有能跟所,就不是绝对所以,我们应当了解。所以,用天台来解释《楞严经》是不适合的。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