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所谓:「心造诸如来,洗涤心垢应作如是转凡观!」我们念佛就是成圣造如来;念经呢?念经明理,就是洗涤心垢让心更容易造如来,故返邪归正、转凡转迷成悟、成圣转凡成圣,洗涤心垢甚或转识成智,转凡这都是成圣造如来。 讲到转识成智,洗涤心垢我们凡夫因地有八识,转凡到了果上就成了四智,成圣那就是洗涤心垢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凡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成圣以及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不过,成就四智菩提,不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或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前种下善根就可成就,必经三大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百劫种相好因,更在无量诸佛前种诸善根,才方成就。 像释迦牟尼佛虽似在娑婆世界一生成佛,其实他的本地,早已在尘点劫前成佛;如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现在正在说法,但成佛已经十劫了!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尊佛的寿量是何等的大差异:同是应身佛,一是寿命无量,一个仅八十年就涅槃了,这都是因应众生的机缘而定;如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下生,他的身体就是千丈的卢舍那身,寿命八万岁,地也是黄金地。 我们现在处在末法时代,还可以有机会受三皈五戒,依戒修行,念佛求生净土;他日得生净土后,亲近弥陀,证果得道,届时可以乘愿再来,拥护弥勒道场,共弘佛法,这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虽千佛应世护持,但都隐去本地风光,只以大士身份应现,一期应现后,都以祖师位尊称。譬如释迦牟尼佛在《梵网经》里讲,他已来回娑婆世界八千番了,单单娑婆世界就八千番了,还有其它世界都不在此数的。 假如你具圣眼,你就可以见到仍居天台山的五百罗汉,或亲闻居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和一万眷属菩萨正为教化众生。又如常居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曾经说过:「为度众生故,我来住此山!」又如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不但教化阳间的众生,还要教化阴间的众生,故被称为「冥阳教主本尊地藏王菩萨」!又如普贤菩萨是行门第一,被尊称为「华严长子」,他在峨嵋山也带领着许许多多的菩萨正在教化众生! 所以娑婆世界虽称秽土,并正处末法时势,但仍不失为凡圣同居土,我们能否遇上,或遇上能否认出,则端看我们的因缘了! 我们现在道业还没有成就,只有老老实实地上求佛法,安分地修行,或看经、或持咒、或拜佛念佛,并随缘随分地宣扬佛法,这些都能洗涤我们的心垢,随顺圣道、解怨去厄,慢慢地、逐渐地转凡成圣!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 为什么要放生?放生也就是“放我”
- 也许我真的不够好,但那又怎么样?
- 他搞他的,你搞你的。
- 照看你自己的心
-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 佛前供水和果,并不是给佛吃喝的,真实含义在这里!
- 人生故事丨被不自信、不敢争取、内耗困住的00后女孩
-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 人生是一场修行
-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靠的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力。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 人在出生以前以及死亡以后,是怎么一回事呢?
- 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盖洛普优势告诉你答案!
- 临济宗三玄三要
-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 为啥现在很少见到禅师棒喝?静波法师:说真话他不信不听,说假话他反而高兴
- 人为什么要充满正能量?
- 什么是佛教?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