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清净,何需洗浴?始于东汉的浴佛节,为何流传千余年?
1、何需佛本清净。洗浴始于东汉的始于浴佛节,为何流传千余年。东汉的浴 2、为何下方卡片关注「正法清流」公众号加★星标★。流传浴佛象征着洗去内心的佛本佛节污垢。使我们心灵得到净化。清净千余得以显现每一个人本来具有的何需佛性。 3、洗浴这也是始于佛陀化世的本怀。浴佛节在中国的东汉的浴传承。「始于东汉」中国历史记载佛诞为周昭王二十四年,为何公元前1027年,释迦牟尼从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于是大地为之震动,九龙吐水为之沐浴。因此典故,便有了庆祝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 4、所以,浴佛节又名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佛诞节,中国东汉时仅限于寺院举行,到魏晋南北朝时流传至民间。佛光普照遍长安,吃斋诵经建寺庵。居士男女多布施;为求来生结善缘。 5、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善男信女多于此日施舍。浴佛传统迄宋明依然。《东京梦华录》:“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元明以来,浴佛节这天,寺院、民间有吃乌米饭的习俗。 1、乌米饭就是将糯米浸人乌树叶内,泡几小时后取出。明朝的时候,四月八日佛诞生之辰,寺院会“煮豆微撒以盐,邀人于路请食之。今尚沿其旧也一直到今天,后世弟子举行浴佛节的意义在于缅怀佛陀、礼敬诸佛,以香汤清水鲜花浴佛,以外在的仪式来清洗我们内心的污垢,让众生的清净自性,即佛性得以显现,远离困惑和颠倒妄想,以证得如来清净法身,获得真正的清净、自在、安详。 2、佛陀的圣诞日,我们到寺院或对佛像礼拜就好,为什么还要举行浴佛的仪式呢。其实,佛本来就是清净庄严的,哪里还需要我们来洗浴。这只不过是一番表征。释迦牟尼佛的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的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因此我们藉着浴佛仪式来缅怀佛陀,以浴佛的功德清净洗涤我们的烦恼妄心,去妄离执,时时以承续佛法慧命为业,让佛的慈光永照人间。 3、当我们手持净水向悉达多太子象沐浴时,内心诚恳祝祷,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让我们身心能得到洁净、轻安。藉由浴佛的功德,度脱七世父母及累劫怨亲眷属早离厄难,使法界六道众生出离苦海。庄严我们的社会国土,转五浊恶世为清净的净土,导邪曲人心为觉悟菩提,让自性显发,同证如来的清净法身。 4、这才是浴佛的真正意义。《浴佛功德经》中提及的浴佛利益有:。 5、现受富乐。于所愿求。亲友眷属。佛本清净,佛本佛节何需洗浴?始于东汉的清净千余浴佛节,为何流传千余年?
佛本清净,何需洗浴?始于东汉的浴佛节,为何流传千余年?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净土一法难信就在我们不能了解阿弥陀佛的心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26>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10
- 《佛陀的格言》十三、实行
- 嗔恨心重,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18
-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1>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17
- 有欲便有苦,无慾则无苦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5>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15>
- 《楞严经》第九套:审除细惑
- 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六十八)功夫并不是开悟见性啊
- 《大手印》浅析讲记(八)具足法尔平等性义一切众生都是佛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40>
-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3>
- 《楞严经》第三套:经前十门?18>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6>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