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学佛无难,但观自在~
1、老人元音老人|学佛无难,学佛但观自在~。无难【学佛无难,但观但观自在】学佛无难。自~一九九四年三月三日讲于杭州三台山。元音 2、老人学佛并没有困难,学佛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无难只是但观大家不识,追逐外境执取色相,自~忘记自己本来面目而造业受报。元音只要我们醒悟,老人回光返照,学佛不趋外境佛性的功能,表现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看外境并不是眼睛看,现代科学家也讲,单凭眼睛看不见,之所以能见,是大脑的作用。但是这还没有说到根本,因为大脑神经只如电线电网,眼睛比如是灯泡,电网拉好、灯泡接好,电不通还是不起作用。 3、这电是什么呢。电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能嗅能尝,能说能动,那都是佛性的功能。 4、只要明白这一点,不著外相,时时回光返照。所以学佛并没有什么难处。憨山大师说:‘修般若之所以成功迅速者,以人人本具此心光也。’一切众生都本具此心光,不是从外追求得来的。 5、诸佛不迷了,证到这个心光,能起神通妙用;众生迷而不觉,就六道轮回。假如能够明白我们本具这个心光,回光返照,一念薰修,就是在一念未起前著力,念头一起就看见它,不要跟念头跑,用智慧光把我们八识田里的执著种子都薰光,这样做功夫,就不难成就。心地法门是诞生王子,将来必定能够成佛,如果用其它什么法,修什么通,那只是外围功勋位。功夫再好,神通再大,也只能俯首称臣,不能做皇帝—成佛。 1、所以要在心地上修,这是最根本的法。其实一切法都是多余的,“金刚经”说:‘法如筏喻者。’临济祖师被黄檗祖师三打之后,他悟道了,说:‘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2、’没有什么玄妙与复杂,我们大家执著玄妙反而复杂了。六祖大师说佛性本来具足一切神通妙用,就是说,人人都有神通,现在不能发现,就是我们的妄想颠倒执著作怪,盖覆了我们的光明,我们能时时回光返照,不著外相,把执著的乌云驱散,那就恢复光明了。“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观自在’就是叫我们做功夫。‘观’是观照,时时看著念头的起处,不动摇;‘自’是自己。 3、什么是自己呢。我们大家错认色身是自己,我这身体要享受,要吃得好、穿得好,贪得无厌,这就造业受报了。这色身不是我,这色身是我们所住的房子。里面有个真人,这真人才是我。 4、这真人就是现在六根门头放光的这个东西—能见能闻的功能。我们在当下一念不生,前念已断,后念不起,当中没有念头的时候,此时虽一念不起,但非木石无知,而是了了分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能见所见,能闻所闻,都不可得,能所双亡,这就是我们的本性,这就是自己。圭峰禅师说:‘莫认色身,以空寂为体。’我们的本性像虚空一样,虚空就是我,我就是虚空。 5、假如我之外有一个虚空,还有一个空在,那也不是了,我们不要向外面去求取。莫求真不要求啊。元音老人|学佛无难,元音但观自在~
元音老人|学佛无难,但观自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经常这样观想,随时都诸佛菩萨护念你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七)【义贯】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
- 共读楞严开示1——科判与序文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六)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罣碍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六)【讲义】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四)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五十九)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不受无明妄想的干扰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七十)【讲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 随机阅读
-
- 用无贪来对治贪着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四)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一)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室罗筏城之中,复有长者居士,同受佛化,故亦同时饭僧,以自恣作福胜故
- 共读楞严开示(九十八)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 欢喜心扫塔礼塔之殊胜功德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二)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 六祖和慧律法师开示《金刚经》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 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习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五)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五)发觉初心,二决定义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六)【讲义】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
- 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九十三)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七)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六十七)【讲义】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 为什么集结经典都是由阿难负责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讲义】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三十八)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零七)【义贯】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于意云何?此摩所知;谁为能触?能为在手?为复在头?若在于手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