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
楞严经中,不断虚空藏菩萨说,放下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候跟观察四大地水火风是越近无依,就是不断它是「没有自性」的,自性空的放下,它只就是候跟我们妄想生灭的因缘把它变现出来,心生则种种法生,越近乃至于这个无相的不断虚空,它的放下体性也是没差别的。在虚空整个十方世界的候跟佛国当中,它的越近相状是差别,但是不断虚空是没有差别的!在这平等不二的放下虚空当中,他从相状悟入了真实的候跟心性,证得无生法忍。 他先把一切法,这地水火风色法都是不真实的,把一切法会归到「虚空」,再把虚空的相状回归到一念心性,而悟入了真如三昧,结果成就了妙力圆明。妙力指的是他的神通,种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神通;圆明指的是他智慧的观照,他有「从假入空」的智慧,从假相悟入空性的这种观照。 蕅益大师说,其实虚空藏他所安住的不是虚空的相状,他只是假借虚空的相状而悟入真如的理性,他是借相观心。你看四禅八定有一个「四空定」,四空定他也是厌恶色身,厌恶这种扰动的色身,他觉得这个色身粗苦障,你看这个肉身在这个地方,走路也不对,睡觉也不对,走来走去都不对,是粗重的、痛苦的、障碍的。他心中对这个色身就产生厌离之想,我不要这个色身,我再也不需要你了。欸,一切唯心造,他不断思惟以后,他色身就消失了。一个人一定要有色身,他以虚空为色身,四空定,「空无边处」就是以虚空为色身。但我们要知道,你以虚空为色身,你还是有所住,你以虚空为住;只要你有所住,你就不得自在!当然相对我们以「色身」为住那好多了,至少他不会老、不会病,不会老病的问题。 楞严经一再告诉我们「不要去住!」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人生你越想追求什么你越得不到;你愿意放下,你得到的更多。一个人的自在,是他面对诱惑假相的时候,他每一次都选择「放下」。「真如本性」是我们生命的一个根源,我们活在妄想,你有所住就满足了,那就这样子过了。但是你不断的「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它无量的功德就跟你慢慢接轨了。 所以为什么虚空藏菩萨能够「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剎,化成虚空」?因为他把假相全部放下,结果它拥有这么多的自在!所以一个人你要能够在修行当中成就大功德,你肯定要先学会「放下」。每一件事情诱惑你的时候,你告诉你自己:这个只是你生命的一个过程的假相,就是路旁的小花,你要的是继续往前走,你不断的放下,你的功德才会越来越大,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清楚。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用这个愿望来做生命的核心价值
- 学会识别自己的成功模式
- 当你足够了解自己,人生一定会开挂
- 广钦老和尚开示:修行中什么最难修
-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 很多时候,旅行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借口
- 学佛是不是就要吃素食,怎样才是科学吃素
- 广钦老和尚 ∶ 别人不想吃亏而不做的,我们要发欢喜心去做
-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 学会识别自己的成功模式
- 广钦老和尚 :凡事能承认自己不对,就不会起烦恼。否则心不能安,烦恼立刻跟着来
- 幸好没有冲动裸辞!
- 出家有些什么样的条件
- 弘一法师说∶人情应酬可省则省,不必迁就勉强敷衍
- 尽人事听天命
- 幸福的感觉,就像花儿一样。
- 畜生道众生能直接超度往生净土吗
- 弘一法师: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 弘一大师:病重时应放下一切家事及自己身体,专意念佛
- 广钦老和尚:对错好坏 嘴勿乱说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