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严开示(二十八)爱欲为禅定之障
1、共读共读楞严开示,楞严二十八,开示爱欲为禅定之障。为禅楞严经讲义是共读圆瑛法师编写的,楞严经义贯成观法师编写的楞严,这两部开示是开示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 2、为禅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共读欢迎各位有学之士,楞严有修之仁者,开示各位高僧大德,为禅开悟见性的共读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楞严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开示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 3、【当知爱欲为禅定之障,】这个爱欲就是贪爱,佛陀在《阿含经》讲了一句很平淡的话,却是特别的重要。佛陀说:贪爱一件事情,就有一件事情的烦恼、痛苦和负担;贪爱二件事情,就有二件事情的痛苦、烦恼和负担;乃至贪三件事、五、六,乃至贪百件事情,就有一百件的烦恼、痛苦和负担。换句话说:众生每天做的,就是在伤害自己的清净自性,他认为贪、占有才叫做是自己的;而佛陀说:这刚好相反,这是痛苦的根源、烦恼的根源、是生死的根源。 4、所以,这个爱欲为禅定之障碍。一切修行人,应当先令我们的生活平实、平淡、平凡。 5、【故以多闻】就是听经闻法虽然听了很多。【误堕为缘,】这是示现,堕入这个淫室为缘。【发起大教;】如果没有阿难示现误堕淫室,那么,也就没有今天的《楞严经》。【识心乃生死之根,故以见相发心为诘,】「诘」就是问;「见相」是眼前之相,阿难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出家,佛就利用他来问话,说:当初你为什么发心出家呢。 1、阿难就说:我是见佛的相好由这个来开始探讨问题出在哪里。故以见相发心为诘,以眼前之相,阿难所见的眼前佛的相好,从这个地方开始问。 2、【探悉病源。】看你的心的问题出在哪里。【由是备破三迷,极显一性,三重破识,全破其妄】由是备破三迷,破妄识无处,斥妄识非心,推妄识无体,这个就是备破三迷。极显一性,全部就是要显现如来藏性。 3、三重破识,一而再,再而三,三层的破识,问了七次,都不能离开这个意识心,总归是三重破识。全破其妄,十番显见,「十番」就是十次,显这个见性。就是你以前用的都是妄识。 4、十番显见,显见是心、显见不动、显见不灭、显见不失、显见无还、显见不杂、显见无碍、显见不分、显见超情、显见离见,十番显见就是十次显这个见性。【向六根而指见性,令亲验乎不动之本真;会四科而示藏心。】四科就是: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5、别明即妄即真,会五阴即藏性、会六入即藏性、会十二处即藏性、会十八界即藏性,这个就是四科。【令自明常住之自体。】【复融七大。共读楞严开示
二十八爱欲为禅定之障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