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修功德、多有罪过
不修功德、不修多有罪过,功德看见天、罪过看见云彩也忧愁,不修听见其他的功德声也烦恼。多念佛、罪过多修善、不修多积德,功德听什么声都是罪过佛法的声,都是不修给我们讲佛法,都好都好!功德 心定菜根香呀﹗当年慈禧太后,罪过或是不修现在富贵人家,晚间有说有笑,功德又喝酒、罪过抽烟、活鱼八吃、活虾、猴头、熊掌这么吃,隔天早饭不想吃,甚至于恶心。 我们佛门弟子,安閑务寺,过午不食,早晨再拜佛用功,早饭感觉特别的鲜美可口,太好太好了!所以由饮食,也可以知道唯识唯心的作用。 良因法师曰: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所以同样的食物,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便应当观察,是否自己的心出了问题?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因而从苦入苦。 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我们心中的感受也是一样,往往随着天气、季节、时空等等改变,而变换不定。这时重要的是守住自心,如果快乐感受生起,也不要尽欢;痛苦感受生起,也不要当真。但观一切都是唯心所现的幻影,没有真实性可得。快乐也好、痛苦也好,都只是名言分别,无有实法可得。 能够常常这样观察,就能不断的反求诸己,内心生起快乐的感受也好,痛苦的感受也好,都能如雁过寒潭,雁去影不留。慢慢的能做心的主人:不追逐快乐、也不害怕痛苦,只有安住于自性光明中,无喜亦无忧,这是解脱的基础。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法从缘起,果从因生
- 《楞严经》第十一套: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前二十四圣)?13>
- 《楞严经》第十三套:?17>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15>
- 了解因果的道理,一切都能操之在己
- 《楞严经》第十六套:?39>(五十种阴魔)慧律法师主讲
- 《楞严经》第十五套:?7>十习因、六交报、七趣轮回
- 《楞严经》第十六套:?18>五十种阴魔
- 文殊师利菩萨降伏魔王波旬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8>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5>
- 《楞严经》第十四套:?11>(说禅那证位,令住圆定,直趣菩提)
- 透过无分别智远离五种过失
- 《楞严经》第二套:总论(义贯绪论)?4>
- 《楞严经》第五套:十番显见?36>
- 《楞严经》第十一套:说三摩中二十五圣圆通(前二十四圣)?15>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 《楞严经》第十三套:?15>道场加行(四种清净明诲)
- 《楞严经》大纲(目次解说)13
- 《楞严经》第十六套:?11>五十种阴魔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