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昔日,佛为法佛在舍卫国弘化。优陂夷说当时,斋戒城东有一位妇女的佛为法孩子名叫芜耶楼,因此大家称呼这位妇女为芜耶楼母。优陂夷说某月十五日,斋戒佛应芜耶楼母之请,佛为法到其家中说法。优陂夷说一位奉持佛戒的斋戒女子,名叫堕捨迦,佛为法在当天早起沐浴,优陂夷说同时也令她的斋戒七个媳妇都沐浴、换上乾净整洁的佛为法衣服,并在正午前用完斋,优陂夷说饭后洗手,斋戒之后便带着七个媳妇一起到佛所在处,顶礼佛。 佛问堕捨迦:「今日为何一早沐浴,并穿上乾净的衣服,与媳妇们一同来此?」堕捨迦回答:「今天是十五日,是我斋戒之日。我听闻一个月中有六个斋戒日,我与媳妇们都受持斋戒,因此不敢有所懈慢。」 佛告诉堕捨迦:「佛说的正斋法有八条戒。持守八关斋戒,得以度脱世间,不再堕三恶道,且所生之处常有福泽庇佑,并因持戒因缘,将来得以成就佛道。 佛说的正斋法是什么?一个月中有六个斋日,即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日。持守斋戒者,在斋日当天早上起床后,要告诉家中的人:‘今日我持斋,今天家中切莫饮酒、争吵、或谈论钱财:处理家中事,意所念、口所说,当如阿罗汉。’阿罗汉无杀生的念头,斋日持戒,心念应当如阿罗汉,对众生无打杀意,且能护念畜生及虫蛾,使其安全生存。斋日这天,从白天到晚上都要持守不杀生戒,这是第一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无贪心,不贪恋世间,一点点的贪念都没有。斋戒日应如是持守,而富有者,应当行布施,贫穷一无所有者,也应怀布施之心。此为第二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畜养妇女、不思念妇女、不贪恋女色,更无淫慾之念。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三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妄语、也不说话伤人;要说话,即说佛经,不说话时,心中只思善法。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四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知道饮酒是不良善的行为,不饮酒、不想念酒,也不会有想要饮酒的心念。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五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贪爱歌舞,不喜闻音乐声,也不贪爱花香气。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六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不在高广大床上睡卧,也不会有想要在高广上好床铺上睡卧的心念。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七条戒。 斋戒当日,持意当如阿罗汉。阿罗汉在正午时用斋,午后到隔日天亮前不再进食,但可喝蜜浆。斋戒日应如是持守,此为第八条戒。 佛又告诉堕捨迦:「譬如有人头发上有污垢,洗完头后,便欢喜地说:‘我头发上的污垢已经除去了。’持守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圆满者,心中的恶念已除,回复善念,隔日也会很欢喜地说道:‘持守佛戒原来如此,能除去心垢。’ 又譬如有人身上有很多污垢,到水中将身上的污垢都洗掉,从水中出来,就开心地说道:‘我身上的污垢已去除,身体感到很轻鬆。’若有人持守八关斋戒一日一夜,隔天也会很欢喜,心思正法,并想着:‘何时可以得道,使我的心不再向外攀缘,心能专一,志求无为之道。’」 佛接着说受持正斋法的功德,并说八关斋戒是为了让在家居士能随分随力修学戒法而制,勉励堕捨迦及其媳妇诵念此正斋法八戒。 堕捨迦及其七个媳妇闻佛所说,至诚顶礼佛后离去。 典故摘自:《优陂夷堕捨迦经》 省思: 佛制定八关斋戒,是让在家居士能于一日一夜方便受持的戒法,种出世胜因。《佛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戒能「防非止恶」,透过持戒来规范日常的身口意,于外不犯过失,于内端正心念、清净自心,断恶修善,清净三业,必能进趋解脱之道,成就无上菩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五十五)【讲义】巳四行阴(分三)午初举喻合法 二就喻详辨 三结妄归真今初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一十)【讲义】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 生日应当诵经礼忏修诸福事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讲义】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七十五)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二十六)【讲义】若因法生,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法,及诸声法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该如何理解
- 共读楞严开示(七十一)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室罗筏城之中,复有长者居士,同受佛化,故亦同时饭僧,以自恣作福胜故
- 随机阅读
-
- 照看你自己的心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八十二)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 共读楞严开示1——科判与序文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九)【讲义】壬二正为宣说(分二)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
- 贫女人以随喜心,助行施者,得报如此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四)【讲义】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八十九)【讲义】癸初发愿报恩二誓言度众生三求除细惑四速成正觉五申述不退今初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九)【讲义】壬二正为宣说(分二)癸初正答满慈 二兼示阿难
- 念佛即事达理之捷径
- 共读楞严开示(三百九十六)【讲义】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四)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四)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 用无贪来对治贪着
- 共读楞严开示2——要敬佛、敬法、净僧
- 共读楞严开示(三十四)天然本妙,近具根中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四十七)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
- 如何知道自己应该专修还是圆修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零六)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瑠璃。彼人当以瑠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瑠璃否?
- 共读楞严开示(二佰二十五)【义贯】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
- 共读楞严开示(一百二十七)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