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佛学基础

《楞严经》第十六套:?42>(五十种阴魔)慧律法师主讲

《楞严经》第十六套:?42>

1、楞严律法《楞严经》第十六套:。经第讲42>,套>五十种阴魔,种阴慧律法师主讲。魔慧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师主第十六套:,楞严律法五十种阴魔,经第讲

《楞严经》第十六套:?42>(五十种阴魔)慧律法师主讲

2、套>主讲:慧律法師主讲。种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魔慧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师主

3、楞严律法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讲2371页,套>第四节行阴魔境。一行阴区宇相,定中初相,这一段对初学佛法来讲记得:凡夫只能到色、受、想。

4、凡夫的生活,它只能到色、受、想,“想”就是主观跟客观,他的生活就是这样。到行阴啊,它是内心的问题,微细生灭,内心的问题、知见的问题,这个一般人没办法去觉察的上一次在讲楞严经讲义的时候,我叫你把笔拿起来,你们一直做笔记……,写了很多笔记叫做强化你的观念、强化正知正见。那么今天来讲,经文,师父就念过去而已,就绝对不会加哪一个字,哪一个字,那这个经文也没人看得懂啊,就算后面的白话文来解释,你也不晓得他在讲什么。

5、所以有时候,一堂课就会变成一辈子没有办法弥补的一个课程。那现在我们就看经文,这个经文,因为我们的讲义,把经文解释得非常、非常详细,一次又一次地解释,所以在这里只念过而已。

五十种阴魔慧律法师主讲

1、经文:【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注释]:“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平”。“常”,就是常住之性定“想”。

2、谓此人持心平等,常住于性定,一切如梦之想阴皆已灭除。为什么叫做“如梦”,因为已经破了主观意识心,和客观的外在环境,因为想阴是能所行阴是唯心,它没有境,就是心自己执着自己想法、自己观念,落入那个微细生灭的东西啊。“寤寐恒一”:“寤”“寐”谓睡时无梦,醒时无妄想,其心始终清净如一。

3、因为能所已经破除了讲到能所破除了,是指第六意识;“行”呢。那就麻烦了,叫做“微细生灭”。

4、“觉明虚静”:本觉妙明之心。“犹如晴空”:以想阴尽故“无复粗重前尘影事”:“前尘”,就是现前五尘。“影事”,就是落谢之的影子,亦即也就[法尘,所以在座诸位喔。你看到了天地万物落入你的心,其实就像在演电影一样,演电影一样语言、文字、观念、妄想、执着,统统是你本性中在生灭的电影,所以你要看,一定要看到电影的那个那块白色的荧幕,当下就是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垢、不净,也能起作用。

5、那师父前几次,有用这个电影的白色的荧幕来比喻作“真如”。所以在座诸位。

分享到:

京ICP备202409680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