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27>
1、楞严《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经第七处征心,套破讲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妄识无处破妄识无处,处征七处征心主讲:慧律法师主讲。心> 2、楞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经第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套破 3、妄识无处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看114页,处征【卯五执心则随有,心>分二,楞严】前面四个地方,经第被阿难怀疑的套破地方,被佛陀所破,所以,阿难没办法,又找第五个地方:执心则随有。【辰初阿难计心随合随有二如来破其无体无定】【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说:【此计心在随合之处。】随合就是随那个因缘,而显现有那个心。 4、现在【阿难既已四处被破,】所以,【未敢再逞己见,故下三处,皆引昔教,】昔教就是过去佛陀所讲过的。引用过去佛陀自己所讲的,【以为把柄,】来当作是阿难的立足点。【无奈多闻人,】就是阿难,他是多闻第一。 5、【率皆闻言昧义,】听到了言说,却不知道它真正的义理,不晓得佛的知见是什么。【殊不知昔说,】过去所讲的。【心法互生者,以诸法本无,】诸法,它从本以来、亘古以来,常自寂灭相,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也就是诸法本来就是毕竟空。 1、【由心故有,】由心,这个“心”是啥意思呢。这个“心”就是动念,因为动到意识心,所以,不知道如幻的境界,以为实有,所以,心就加了一层执着、加了一层分别,起种种的颠倒知见。 2、所以,由于动念,所以,就有种种的法产生。而这个动念、意识心,也是本来就没有的;意识心是清净心一念不觉,所幻化出来的,当我们入禅三昧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动念都不实在的,都是多余的负担,因为诸法本来就空。说:【心亦本无。 3、】这个意识心,本来就是不存在的,这个“法”也就是指外境。是因为外境所勾引出来的烦恼心、无明心,其实不存在的。佛陀这一句话重点在哪里。 4、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这个重点在讲什么。重点在讲: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这一句话就是在诠释这一句话,究竟义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你动到执着、分别心、意识心、颠倒见,由于你动到这个烦恼心,心生故,所以,种种的法就执为实有,外在的法就执为实有。 5、像执有六根、六尘、六识,以为是实在的。由外在的法生,境界,引出来故,所以,会继续的往外追求,因此,种种的心生,种种的心生。所以,一个是由内无明动念,而攀缘外境,叫做由心生故,种种法生;另外一种角度是:从外境而不觉察,然后,引起内在里面的起心动念,叫做由法生故。那么,不管是由心生故,种种法生;或者是由法生故,种种心生,这个在强调什么。《楞严经》第四套:破妄识无处
七处征心?27>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 绍云老和尚:一停止善业,恶业就要当头了。你一不念佛拜佛不诵经,五欲妄想就来了
- 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过多
- 盖洛普优势丨战略才干靠前的人,天生拥有全局视野
- 学佛人着魔了怎么办
- 盖洛普优势咨询丨努力十年,人到中年,他终于“成功”弄丢了自己
- 绍云老和尚:我们无量劫来,都是堕三途的时间多,在人道的时间很少
- 看完这个电影,突然觉得心情很低沉
- 《百喻经》癡人赞父
- 盖洛普优势咨询丨努力十年,人到中年,他终于“成功”弄丢了自己
- 绍云老和尚:只要坚持一到两年,你到哪一天往生都能预知时至
- 禅宗一棒一喝透过华严五教 归元无二 宗教息争
-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 法望首座和尚:来到禅堂就一个目的
- 界诠法师:小病从治,大病从死
- 界诠法师:如果不解脱,这个世间永远没有快乐
- 以敬信心造观音像感应三则
- 绍云老和尚:遇邪师说法,不要当面交锋,私下讲这个不合正法,拿给他佛经对照看。很重要!
- 盖洛普优势咨询丨迷茫内耗的伙伴快来抢福利,即将涨价!
- 盖洛普优势咨询丨找老板沟通前,他说:“最想把野心说出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