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须知心以唯心为宗。弥陀此唯心之义,须知心须以三量楷定。弥陀三量者,须知心现量、弥陀比量、须知心圣言量也。弥陀 现量者,须知心谓亲证其理也。弥陀如罗什大师,须知心七岁随母入佛寺,弥陀见佛钵,须知心喜而顶戴之,弥陀俄而念曰:「我年甚幼,须知心佛钵甚重,何能顶戴?」是念才动,忽失声置钵,遂悟万法唯心。高丽惟晓法师,来此土参学,夜宿冢间,渴甚,明月之下,见清水一汪,以手掬而饮之,殊觉香美。至次日清晨,乃见其水为墓中控出,遂恶心大吐,乃悟万法唯心,便回本国着述。此皆现量亲证也。 比量者,借众相而观于义,比喻而知也。诸喻之中,梦喻最切。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万别千差,皆不离我能梦之心。离梦心外,别无一法可得。即此可以比喻,而知现前一切万法,但唯心现也。 圣言量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千经万论,皆如是说。 《彻悟禅师语录》 【译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名号,是以唯心为宗旨。 这个唯心的意义,须要用三量论证。所谓三量,就是现量、比量、圣言量啊。 所谓现量,就是亲证那个理啊,如鸠摩罗什大师,七岁时随母亲到佛寺院,见到佛钵,就欢喜的顶在头上,转念一想:「我年纪很幼小,佛钵很重,怎么能顶起来?」这一念才动,忽然就失声扔下了钵,于是悟到了万法唯心。高丽(朝鲜)的惟晓法师,来中国参学,夜里睡在坟墓间,一时口很渴,在明月照耀下,见有清水一汪,用手捧起喝下,特别觉得香美。到了第二天清晨起来,却发现那水是坟墓中渗出来的,于是恶心大吐,也悟到了万法唯心,便回本国着述写书去了。这都是现量亲证啊。 所谓比量,就是借助各种世间相而观察到那深刻意义,通过比喻而知道的啊。所有比喻中,梦的比喻最贴切。如梦中见到的山川人物,千差万别,都不离我「能梦」的心,离开「梦心」以外,更没有别的一法可得。就因为这一个可以的比喻,而知道现前的一切万法,只是唯心变现啊。 所谓圣言量,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千经万论,都是这样说的。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 春节假期结束,她因不想上班而大哭,这份心酸你经历过吗?
- 明基大和尚:如果想每天都能提起正见、正念,生起智慧的观照,那你必须。。。
- 持名念佛,不舍净业三福
-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 成事秘诀:正确的事情重复做
- 提离职了…
- 我们要帮助世间一切苦难的众生;今天念佛不仅是为自己,为一切苦难众生,一定要做。
-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罣碍
- 明明是部动画电影,我却看哭了…
- 梦参老和尚 :诵楞严咒者,纵使饮酒,食啖五辛,护法常拥护!
- 梦参老和尚:这三种戒律,你失掉一种,三皈依戒体失掉了,就等于破了戒
-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 本焕老和尚:定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
- 憨山大师:古人贵在心力强愿力大,不在色力健不健
- 持名念佛,不舍净业三福
-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 我用一个游戏,帮老公找到了他的人生意义!
- 明贤法师:云居山坐香丨疼痛这一关终将要过去的,过去就一切都好了
- 想得太多反而做不成事?看这里,用盖洛普优势突破执行力瓶颈!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