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楞伽开示(九十七)金银摩尼等,一阐提大种,荒乱及一佛,智尔焰得向?
1、共读共读楞伽开示,楞伽乱及九十七,开示金银摩尼等,摩尼一阐提大种,等阐荒乱及一佛,种荒智尔焰得向。佛智楞伽经义贯是尔焰由成观法师编纂的,由台湾省高雄文殊讲堂慧律法师主讲。共读今天芯记禅院与大家继续共同学习高僧开示。楞伽乱及欢迎各位有学之士,开示有修之仁者,摩尼各位高僧大德,等阐开悟见性的种荒仁者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指引教授,佛智开示教导芯记禅院后学之人的学习感悟,悲悯在家学人,无善知识指导难免对经典望文生义,产生种种宗教妄想。 2、学“楞严楞伽”开示要用智慧,不能钻文字的牛角尖,不能被艰涩的文字转出烦恼来,要透过文字,见到文字背后的本来面目,见到真如佛性,见到我们人人本自具足的那个。学精典,体悟比理悟要重要得多。看《楞伽经》你说记不住,其实没有人能记住。抓住里边的某句话成为你的生活指导,正好对应了你生活里边,你正好又执着了一件事、两件事,那么你看经典里边的某句话,正好一下子指导了你那件事。 3、那这句话你就记住了。经文:【金银摩尼等,一阐提大种,荒乱及一佛,智尔焰得向大慧,你又为什么要这样问,问了这些空无自性的东西呢。 4、你问了,说,金跟银摩尼宝珠怎么来的呢。你又问为何有一阐提断善根众生之人呢。一阐提就是断善根的啦。 5、以及你问了地大种、水大种、火大种、风大种,你又问了地水火风这些四大种;大慧你又问了,国土当中常常会有饥荒战乱,还有一佛,就是贤劫的四佛其实所证的理就等于释迦牟尼佛证的理,所以讲四佛其实就是一佛。智、尔焰,这个要停一下,智,停一下,能知之智,所断的所知障,得,就是才得以,向就是趋向。才得以趋向清净、究竟的清净。 1、这重点在哪里。重点在能知之智,意思就是说,连能知的智都要破除,要不能着一个能证之智、能知之智,才能得以真正清净心。智就是能照,尔焰就是所知障、所断,能照的智,所断的障,如果还着一个能照的智那就麻烦了,所以说能照的智、所断的所知障都破除了,不住于能所了,这一句重点就是能知之智、所断的所知障,皆应破除,不住能所,才能得以趋向究竟的清净心就是这个意思。 2、所以,智,停一下,尔焰,停一下,得以趋向,趋向于究竟清净。重点在连能证的智统统不着,重点在这个地方。 3、你要连能证的智、能照的智都不能着,才能进入佛的领域。整段的意思是说,大慧你又何要这样子问,金银从哪里来的,摩尼宝珠又是怎么来的;为何你要这样问,一阐提断善根的人,还有你问的地水火风这四大种怎么来的;为什么种种的国土当中常会有饥荒还有战乱,以及贤劫的四佛等同一佛所证之理,能知之智以及所断的所知障都要破除,不住能所,这样才得以趋向究竟清净,若能这样子做,才能入佛自觉圣智。如果说你着一个能知之智,那么又变成了障碍。【义贯】,大慧,你又为何要问:,“金银摩尼等”珠宝是怎么来的。 4、为何有“一阐提”及四“大种”。为何国土会“荒乱”。“及”为何说贤劫四佛皆是“一佛”。 5、以及如何能知之“智”及所知之“尔焰得”以趋“向”清净。这些问题呢通过学习小编了解到,要得到真正清净心,连能知的智都要破除,要不能着一个能证之智、能知之智。共读楞伽开示
九十七金银摩尼等,一阐提大种,荒乱及一佛,智尔焰得向?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供佛斋僧心坚定
- 法藏法师:对生命、周遭、苦难、佛法都毫无一点感动的人,他所学到的会是怎样的佛法
- 界诠法师:留学斯里兰卡的僧人,他们不信大乘佛教了
- 界诠法师 :浴佛的目的与意义
-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 界诠法师 :修行不要以为有得到一个什么东西,觉得我有感觉,那就是邪见了
- 盖洛普优势丨总被人说想太多,千万不要改!
- 生死由命定,平淡才是真。
- 十次闭关念佛的体验:吃得下苦才体会念佛的甜
- 界诠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 生活百态,各自精彩。
- 盖洛普优势X工作效率丨如何从分心泥沼中脱身,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 这才是究竟的快乐
- 洞山良价禅师《心丹诀》
- 活着,过好生活每一天。
- 界诠法师:《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说乃至一念都可以往生,这一念就是。。。
-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 界诠法师:留学斯里兰卡的僧人,他们不信大乘佛教了
- 牛头宗禅法及法融禅师《绝观论》
- 盖洛普优势丨搜集才干靠前的人,是塞满宝贝的百宝箱
- 搜索
-
- 友情链接
-